第三百三十一章 力道和氣勁 (第1/2頁)

好書推薦: 花姑子之陶色劫

許易點點頭,“難怪世家大族能橫行世間,一門鎮山絕學,足以光大門楣!”

意識到武技的意義,許易心中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定要將兩門玄功修成。請大家搜尋(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周夫子道,“你能看出氣海境武技的重要程度,要勝過鍛體境。那你可曾思考過,氣海境武技,和鍛體境武技的差異?”

許易詫異地忘了周夫子一眼,霎時,眉頭皺了下來,陷入了沉思。

這個問題,他從來不曾思考過。

見識了星移斗轉,不敗金身,九龍合璧,等等燦炫到極致的功法,意識到氣海境和鍛體境的戰鬥,恐怕大相徑庭,故此,才對周夫子提出疑問,尋求確定之答案。

然則,他並未深刻地思考不同境界的武技差異。

好在,他腦子極靈,周夫子方引出這個問題,他便思考出了頭緒,“鍛體境武技,以力降敵,力道之用,無法各種力道的演化,或直擊,或橫打,或砍劈,或戳點,或用化勁,借力用力,或用圓力,停力駐力。現在想來,氣海境的武技,似乎更生硬,更講究速度,和精準,指劍掃出,越快越烈,越能催敵,兵氣盪出,越是狂放,殺傷愈大,相比起來,似乎鍛體境的武技,更花樣繁多……”

話至此處,許易稍稍停頓,又連連擺手,“不對,不對,九龍合璧,星移斗轉,此類神功,又豈能說不繁複?”忽的,猛抬頭,盯著周夫子,恭敬抱拳,“還請夫子賜教。”

如果說許易是實戰派,毫無疑問周夫子是理論派。

實戰派,有豐富的戰鬥經驗,這些經驗或許非理論派所能理解。

但理論派縱覽各家所長,形成了豐富的戰技理論,卻能更好的指導實戰。

許易每次偶遇周夫子。都是一次實戰與理論的結合。

此次也不例外。

周夫子道,“能想到這許多,已不容易。在老夫看來,鍛體境煉力,氣海境煉氣,二者似是而非,卻又有一脈相承之處。你方才所言。力道之用,幾已備述。卻對氣勁之用。認識淺薄。實際上,你認為氣勁之用,只在於快速和準確的攻擊,這只是皮毛之見。”

“我可以告訴你,力道之用,氣勁皆能為之用,為何你只見識到皮毛,實則是你初入氣海境,對氣勁的認識。瞭解,和掌握,太過淺薄。試想,凡人生下來,皆在用力,吃飯用力,喝水用力。行走用力,修行武道之後,各種鍛體境的武技,何嘗不是對力道的各種總結和解讀。”

“而你在鍛體境沉浸多年,對各種力道鑽研到了相當程度,甚至不用武技。你也能清楚的認識到各種力道的存在。然則,氣勁則不然,你初入氣海境,即便對敵,見識的也多是指劍,兵氣,能直來直去地快速攻擊。根本不曾細細領略氣勁的奧妙。”

“造成兩種認識之間的偏差,不在他處,而在於熟悉與否。力道你熟,故能總結各種勁力,氣勁你生,故之見速度和精確打擊,要想充分認識氣勁之妙,老夫只能唇齒之間說玄機,要領略氣勁真諦,還得你身體力行。”

許易點頭受教。

周夫子的確只能動用嘴皮子,但於許易而言,這嘴皮子間的玄機,何等珍貴,能糾偏他的認識,讓他在修煉路途中,少走多少彎路。

又聽周夫子道,“在老夫看來,氣勁和力道,既一脈相承,又實現了超越。舉個例子,烏程侯家的九龍合璧,此武技乃地榜前十絕學,此武技乃是氣勁之變化,你既見識過,可能試言此武技之奧妙?可是力道所能演化出的。”

許易凝神沉思,心道,“這個例子實在太生動了,九龍合璧何等玄妙,生不知何處生,止不知何處止,散而聚,聚而散,其實力道所能演化。”

當下,但聽他道,“氣勁之妙,而力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