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文明 (第1/3頁)

占星術士罵罵咧咧地跟著尼略離開。

他怎麼就沒發現自己這個同伴兼情敵,竟然是這麼狠絕的人物?

嗯,話說不狠一點,也不敢面對火刑架。

一般軟弱點的人,都會改變自己的說法,或者乾脆逃亡,而不是留下來,為了堅持學說而死。

幸好,他們很幸運,發現了獵人小屋。

他們等到了兩個獵人,一老一少。

老的大概有四五十歲?

問過之後,才知道老獵人才二十七歲,對方甚至說不清楚自己的年齡,直到尼略問他看過幾次樹葉黃掉,在少年人的幫助下,他才艱難地數到二十七這個數字。

少年人只有十二歲,父子的關係,實際上老獵人只能數到15。

唯一慶幸的是,他能聽懂對方說的話。

他確定自己沒有學過這種原始語言,應該是魔鬼給他的力量。

魔鬼給了我黑暗的力量,我用它來尋找理性的光芒。

尼略這樣給自己打著氣。

占星術士就聽不懂對方“吱呀吱呀”的說話,不知不間間,就淪為了尼略的下人和隨從的地位。

兩個獵人帶他們出了山林。

這一走就是整整兩天。

沒有獵人帶路,他們非要迷失在山中不可。

最後他們在山下平原上,見到了一個部落……

尼略很快靠著語言和文化優勢,能夠算數,成為了部落最受歡迎的客人。

占星術士努力地學習著語言,在學會語言之前,他擺脫不了隨從的地位。

尼略隨後嘗試開辦一處學堂,教授他們數學和天文,可惜部落中沒人送孩子過來學習。

酋長告訴他,大家太窮了,孩子從三歲就要學會尋找食物。

尼略對此並不意外,因為他來的地方也是一樣窮,窮人孩子也是從會走路起,就要學習怎麼幹活,絕對不可能像貴族的孩子一樣吃閒飯到十幾歲。

三歲的孩子也要學著跟在大人身後撿柴禾。

那該怎麼辦了?

這時,一個詞彙突然浮現在腦海中。

“生產力。”

“什麼是生產力?”他莫名其妙道。

“生產”他知道,“力”他也知道,合在一起,他就莫名其妙了。

生產的力量嗎?

他若有所思。

然後他開始觀察起部落的生存狀態。

主要靠漁獵和採集,只有很少的農業,就是打理一些野果樹,將吃剩下的果子,隨意種在附近,等待它們自己長成果林。

至於大麥、燕麥和黑麥,甚至小麥這些農作物,他們壓根就沒有聽說過。

這種生活顯然很不穩定,連貴族都難以產生,難怪不可能開學堂。

他應該教授這些人如何發展農業。

可是種子從哪兒來?

“這附近有港口嗎?”他向酋長問道。

酋長搖頭,不是說沒有,而是說聽不懂港口是什麼意思。

“有很多很多水的地方,然後有一些木頭搭起來的橋,許多舟經過。”他只能簡單描述。

“剛金部落有這樣幾座橋,有舟經過,不過他們距離我們這裡很遠,要走五天,只有換鹽的時候才去。”酋長艱難地比劃道。

換鹽?

明白了,鹽在他們那裡也是貴重的調味品,只有貴族才能常常吃得起,窮苦人長年累月才能吃上一點,很多人因此患病。

鹽?

他突然想到,之前在山林裡轉悠時,他留意到一處石壁,那裡似乎有動物舔過的痕跡。

尼略經常和水手交流,瞭解他們對星星的定位需要時,也明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