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財閥 (第1/2頁)

朝廷的財政,用來發展工業,還是夠的。

但是用來進口軍備,那是有多少錢也不夠花的。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對方出口給你的裝備,要算上勞動力價格+材料價格,再加上運費,還有壟斷利潤,往往是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利潤,你光靠買,能支撐幾仗?

何況戰爭期間,運輸的困難度直線上升,運來三份,要被打沉兩份。

封建時代還能靠買武器打仗,工業時代絕對不行。

沒有自造能力,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你再多的撥款,都支撐不了近代戰爭。

朝廷上的能人,很快看破這點。

大清尚且要搞一個同治中興,何況是此時處於盛世,財政充足的大成朝廷?

於是轟轟烈烈地造兵工廠,造民辦工廠,引進蒸汽機的計劃開始展開。

兩年過去。

工廠造了不少,毛病也出現了。

官辦工廠,以次充好,越造越賠,水師陸軍都發現,成本比購買的還高……

這還玩毛線!

奏報上去後,陸直好歹是現代人過來的,還能聽到心聲。

官辦工廠,造槍炮兵艦的銀子都是朝廷的,他們沒有市場壓力,都是湊數即可,應付完不懂行的上官,偷工減料,將銀子截留下來,歸到自己手中。

如果不是有不老泉進行銀子總回收,光是那幾百家工廠的虧損,就足以讓朝廷破產。

“所有官辦兵工廠,都改成民辦,兵部以採購招標為主。”她直接說道。

“太后不可,這可是軍國重器,怎麼可以掌握在小民手中?萬一有人用來造反,這不是要命嗎?”重臣們一致勸諫。

陸直不屑。

以前的麥肯也是民辦兵工廠,他們怎麼就不擔心有人用來造反?

是了,造反花的錢,用來競選總統能競選幾十次,所以只要造反頭子不是沙雕,就會選擇競選,而不是拿錢買了兵器然後去打仗……

她想明白這點後,就知道為什麼重臣們擔心民眾造反。

因為他們的位置是和自己站在一邊的,而不是和民眾站在一邊,平時儘管也賑災,但仍然是欺騙為主。

所以他們畏懼民眾。

她畏懼嗎?

看看懷中的毛球,似乎不用畏懼?

“無妨,多派玄衣衛進駐工廠,一方面監視生產流向,一方面防止洩密。”陸直決定道。

然而很快她就發現這樣做還是不行……

“太后,許多民辦工廠紛紛不再經營,他們說實在抗不住那些地方官的勒索和攤派……”戶部尚書黃熊六世秘密奏報道。

“可惡,這些混蛋,紅眼珠子裡見不得白銀子,下我的詔令,所有兵工廠免去攤派,再有任何人敲詐勒索,立刻處死!”陸直繼續道。

這樣做還是不行。

敲詐勒索少了,但是工廠主勾結采購人員,又成了大問題。

下力氣革新兵器多難,花錢請吃飯拉關係送女人多容易?

劣幣驅逐良幣,大家都這樣幹。

兵艦是造出來了,然而剛剛下水就裂成兩半……淹死了試水的水師三十多人。

聞人升在岸上看到這一幕,他無奈地搖頭。

這都有前世三哥的風采了。

封建社會,下限很低。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很簡單,思想被禁錮,人們沒有根本的權利保障,做事只求眼前,大家沒有一個統一的向心力,一直處於分裂狀態。

而封建統治,上位者最是害怕下面的人團結起來,因為那樣的話,它們靠欺騙得到的地位,就不穩定了。

它們希望下面四分五裂,於是搞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