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生產爆發 (第1/2頁)

地球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繁榮之中。

價格恆定的無限貨物收購商,這是所有工廠主,商人夢寐以求的貿易物件。

不用擔心賣得太多會降價,敞開收購,只要質量過關,一律都會被收貨口吸入。

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一處處礦坑重新投入運轉,一片片手工作坊啟動……

石油產量增產到最高,天然氣,煤炭……產量統統拉滿!

機場、公路、港口,一個接一個投產……

電站一個又一個興建。

企業主們第一次不用再為市場和商品的銷路發愁。

他們陷入徹底的狂歡。

“生產萬億商品,換取永恆人生”成為帶企業主沒有宣之出口的口號。

競爭很快就激烈起來。

畢竟原材料,地皮,能源,人力……都是有限的。

尤其是人力,以前只嫌人多,現在只嫌幹活的人少。

企業主們不得不將精力投入弱一些機器人身上。

強智慧機器人也有,但他們不會幹活啊,現在許多機器人連飯都不做了,完全是光明正大地擺爛,壓迫人。

主人做了,主人還吃不到嘴裡。

主人做飯掃地,機器人在家裡看看電影,完全是主客顛倒,還想讓它們幹活?

想得美。

所以大家只能採用普通機器人流水線,來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增加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增加與工人的分成。

將大家的工資變成分成,而不是以前的固定工資和獎金。

反正產品是生產多少就能賣出多少。

銷售部門完全可以砍掉,只以生產數量和質量來計算。

工人們的生產積極性,直接決定產量和質量。

而工人們現在徹底沒有失業的苦惱,任何一個網站上,都有著招工廣告。

人力資源從來沒有像今天的地位一樣高過。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話變成了真實。

利潤分成從一成,一直逼到九成。

企業主只能拿到純利潤的一成,而要將產品的九成與工人們共享。

現在原材料、人工、能源、機器、廠房等成本,都折算成“第納爾”來計算。

生產出來的東西,能夠賣出更多的第納爾,就意味著利潤增長。

而對方的第納爾只是一串數字。

回收第納爾的渠道就是那三條:“一小時壽命”,“疾病治療”,“長生改造”。

就是這三條,就可以讓第納爾根本不會貶值。

因為壽命是在不斷消耗的,你賺多少,就會消耗多少。

一小時壽命100第納爾,理論上講,你只要每天能賺取2400第納爾,就能夠長生不老了。

然而這就需要月薪是七萬兩千第納爾,一年收入就是86萬4000第納爾,這個收入,即便在部落最發達的州,也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達到。

所以要增長生產力。

一月過去。

聯盟和部落的gdp,一個增加了375%,一個增長了288%。

是的,就是這樣離譜。

gdp不是不能迅速增長,但問題是人的需求在一定範圍內有限,你生產東西太多,賣不出去,那就是白費力氣。

而戰爭期間的gdp就能狂漲,原因就是戰場就是個無底洞,多少產品都能消耗乾淨。

這還只是開始。

第二個月,gdp又分別上漲了400%。

第三個月,250%……

第四個月,350%……

一直到一年之後,gdp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