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真相假象? (第1/2頁)

“我們的物質已經極大豐富,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美好的,沒有衝突,人人以創造、娛樂、提升自我為目標的世界,而不是壓迫別人,傷害別人……”

類似的一句話,開始在網路上蔓延,很快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

畢竟過好日子,不與人衝突,安心享受,這是正常人的本性。

只要秩序還存在,規矩還在,正常人只會在秩序許可範圍內尋找舒適區。

“說的對,現在機器人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工作,網路帝國又給我們每天發放補貼,貨幣又很堅挺,即便是最爛的區域,也有豐富的物質來兌換貨幣,前提是那些區域的管理者,不要瘋狂到印出天地銀行的數額。”

“是啊,我們不應該捲了,養老可以靠機器人,不用擔心沒有子女,或者給子女造成負擔,醫療也可以靠機器人,藥品和手術都很廉價,如果你能做到夢中稱頌女帝,還能享受免費終生醫療……”

“難度說高也不是很高,只要你連續三個月形成習慣,說夢話時就能做到了,就好像有人在夢裡做數學題一樣。”

很快一部又一部的影片出現。

都是宣傳愛、和平、善良、正直的好片子,裡面的男主都是溫柔性的。

別管有沒有能力,溫柔就完事了!

各種,影片,文化,統統都是大團圓結局,絕對邪惡的反派是不存在的,都是因為誤會而產生衝突,揭開誤會大家都是好人。

就是這樣。

比如兩個女人同時愛上溫柔的男主,她們就會相愛相殺,這時候劇情要怎麼處置?

很簡單,讓她們兩個在相愛相上,互相愛上對方就好了,溫柔的男主在一邊看著。

同樣的道理,兩個男人愛上美麗善良的女主,兩個男人就要互相沖突打臉互踩,這時候要怎麼辦?

很簡單,在劇情中把兩個男人同時變成女人就好了。

現在的技術很發達,兩個一起去做,第二個還半價。

衝突變得極少,反正有機器人養老。

大家也沒有雞娃了……這不可能,還是有人積極向上。

因為還有一些高階崗位,比如設計,發明,創造,科研,這些都不是機器人能幹的。

或者說是楊威特幹不了的,他搞不了科研,沒那個腦子。

能競爭這些崗位的,都是那些牛人,智商足夠高的孩子。

區域教育也改變了,改成自由學習型,你有能力就自己闖出來,沒能力就做個乖寶寶,將來一輩子吃喝玩樂。

不犯法就好。

教育前所未有的省心。

不用承攬求生技能的培訓,節省了太多東西。

老師上課講的最多,是如何避免危險,如何遵守秩序,每天都要練一次走紅綠燈。

相反,什麼數學加減乘除,學會加法和減法就夠了,乘法和除法等到初中才教。

意思是教的早了,以後也會忘記。

至於方程,牛頓定律,那是愛好,是老師有空時講講。

只有極少數智商高的學生,被提前選拔出去,接受以前的教育。

大家都很開心。

家長再不用發愁孩子寫作業寫到12點了:笑死,根本就沒有作業。

老師在學校裡就是帶著孩子們,過社會上的生活:每天怎麼走路,怎麼做事,怎麼買東西,怎麼吃飯睡覺,怎麼拿補貼。

不能違反規矩,不能冒犯他人,要有禮貌,說話不要大聲,有脾氣不要對人發,對著泥土發洩……

總之就是讓孩子們個個變成溫柔型的男主。

至於教育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當然是因為這些學校都得到了網路帝國提供的補貼基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