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入山為匪,徒之奈何 (第1/2頁)

好書推薦: 花姑子之陶色劫

于禁此話一出,眾人皆被震驚,盧植向他投去了欣賞的目光,曹操,劉備,董卓卻是眼裡冒光,像是看到了一個絕世美女。

而劉辯卻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愧是五子良將啊!別的不說,就這份戰略眼光跟見解,就足以稱得上一方將才了。

而被反駁的戲志才也不生氣,只是淡淡一笑道:

“你所言不錯!可是目前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了,他們選擇入山為匪,你徒之奈何啊!”。

于禁聽完戲志才的話,也是臉色一暗,再也說不出反駁的話來了,因為事實確實如此,他也只是能看出問題,但解決不了問題。

劉辯見二人語罷,於是就笑著說道:

“哈哈!無妨,無妨,既然暫時剿滅不了,那也沒關係,總歸是把他們打的窩起來了不是嗎?

這樣吧!那我就留一得力干將,領一些兵馬駐守在此地,以防他們在南下搶掠,至於青州方面,那隻能等朝廷商議了!”。

說完,劉辯就對董卓說道:

“董將軍,就由你領兩千人馬駐守在泰山郡吧!”。

劉辯此話一出,董卓傻眼了,什麼玩意啊!。

“啊!殿下,這……我這隻有兩千人馬,可泰山北面的黃巾軍有十五萬之多啊!要是他們襲來的話,我這可不夠他們一波衝殺的啊!”。

這話不用董卓說劉辯也知道,因為這是劉辯故意的,泰山郡這個地方就是為你董卓量身定做的。

“董將軍不必擔心!讓你領軍駐紮在泰山郡只是一種威懾力,告訴他們我們朝廷在這裡駐紮的有兵馬,他們就不會往兗州搶掠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還有啊!不會讓你在這裡駐紮太久的,等南面荊州的黃巾軍一平定,朝廷論功行賞之時,必然會把你調離此地的,不過年前這陣子就辛苦你了”。

“諾!臣明白了!”。

董卓雖然萬般不情願,可是太子殿下如此說了,他還能說啥,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但願論功行賞時,太子殿下能給我一份好前程吧!董卓也只能在心裡如此安慰自己了。

“好了諸位!既然這兗州,徐州,豫州的黃巾軍都平了,那七天之後,咱們就班師回朝吧!根據我得到的訊息,荊州南陽的張曼成已經敗退至益州群山,貌似皇甫老將軍已經班師回朝了!”。

“諾!臣等遵命!”。

隨著劉辯的發言,這北方的黃巾之亂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雖然這結局不圓滿,可是也只能如此了。

黃巾軍本就是民變,你想要徹底肅清,就目前來看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將大股黃巾軍滅殺,然後派能臣干將治理地方,才能遏制。

所以明白這個道理的劉辯,才決定班師回朝,至於接下來的事,就留給即將上任的刺史,太守處理吧!。

當天晚上,劉辯悄悄的喊來了郭太,裴元紹二人。

“郭太,裴元紹,你二人領一百探馬,分別去徐州,青州,給我探查下黃巾軍的足跡,看看他們是否真的如鮑信,于禁所說,都藏到了大山之中!”。

“諾!”。

裴元紹,郭太二人聞言,當即便離開了。

其實也不怪劉辯如此,因為行軍打仗不是兒戲,不能只聽一面之言,就妄下定論。

雖然白天給了鮑信,于禁足夠的信任,但是晚上該做的事還是要做,一探真偽十分有必要。

時間過得很快,第六天,裴元紹,郭太二人回來了。

“殿下!徐州確實沒什麼黃巾軍了!”。

“殿下!青州群山之間確實黃巾軍氾濫,時不時的會組團下山入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劫掠!”。

聽完裴元紹,郭太二人的講述,劉辯點了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