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蘇吟的離開,北燕使臣到來 (第1/2頁)

好書推薦: 花姑子之陶色劫

蘇吟的離開,是在王舟“遇刺案”之後。

人人皆知大魔頭蕭行知敢鋸龍榻,對大臣也非常的“親切”。

這最開始是離不開皇帝老爹,還有太子,皇后的偏愛。

到後來,秦王黨成型才算真正立於朝堂。

可饒是手握重權的朝廷三品大員,位列九卿之一的大理寺正卿‘王舟’,都險些被滅口。

而人人皆知廣陵蘇吟是秦王的恩人,小青梅,是軟肋,一個能很好制裁蕭行知的軟肋。

如果軟肋暴露在外,譬如顧羽,蕭承興等等明面上或是暗中的敵人,便會群起而攻之。

這個目標,自然就是蘇吟。

就算保護的再好,可終有照顧不到的時候,非常的危險。

有著秦王的封號,封地便是長安,也就是古稱的“秦地”。

蘇吟從長安入蜀,或許代表著一條嶄新的道路。

繡的是真情,織的愛意。

相對公平的美好結局在後面,情感,感情這條路不會一帆風順。

沉默卻甘心付出的蘇吟。

心地善良的崔婉鳶。

靈動活潑沈若音。

沒有一定的公平標準,但一定是相對公平。

會輸嗎?又或是美好?那是未來的事~

離開不是真正的離開,寒雨連宵,西風瑟瑟,垂楊亂絮飄零。

且把相思寄月,隨風去、萬里隨行。待來年,花好月圓。

(老奴把臉伸過來了,輕點打~)

……

南宮無界是個聰明人,可以說腦子比崔旬還好使,更加的“陰險”。

就是收斂版的蕭行知。

當時北燕派使臣議和,他就將大軍移至燕山,太行附近,把守各個關口。(108章)

防的就是晉王手中的四萬精銳邊軍!

晉王野心勃勃,在民族大義上不會犯糊塗,但是北燕退兵就不好說了。

南宮無界以及高層,都知道反賊是顧氏主導,但是這件事畢竟是皇室醜聞,所有高層大臣皆緘口不言。

“顧家”是讓朝臣們聞之色變的存在。

奉天殿,朝會

今天發生了兩件事,王安熾和何守疆低調出城前往合淝,北燕使臣抵達寧都。

崔旬手持木圭,拱手朗聲道:“聖上,鴻臚寺上奏,北燕使臣已於昨夜入城,而後安置於驛館。”

崔旬剛說完,這次剛打了勝仗的嶽山河當即站了出來,不忿道:

“哼哼!這幫蠻子,浩浩蕩蕩南下叩關,打不過了就來議和,當我大寧是軟柿子捏的?打回去算了!”

真別說,要是讓新組建的玄甲軍和神策軍北上,帶著強弓勁弩,能把北燕草原給犁一遍。

“唔!是該打!”戶部尚書夏吉先肯定了嶽山河的想法,又緊接著說道,“但是國庫沒有銀子了,鎮國公的後勤補給,還是楓林晚捐的呢。”

“我他…罷了罷了!”嶽山河剛想爆粗口,發現場合不對趕緊把話嚥了回去。

嶽山河【沒錢沒錢!戶部什麼時候有過錢?】

蕭璟沒有坐在龍椅上,而是用胳膊撐在桌子上,站著上朝。

為什麼不知道,反正不可能是雞毛撣子打的。

蕭璟輕輕敲了敲龍案,悶響傳出,底下的大臣瞬間安靜了下來。

蕭璟神色不太好看,沉吟道:“晾他們幾天,想打就打,想議和就議和,哪有那麼好的事?”

此言一出,滿殿大臣山呼“聖上聖明~”

由於是小朝會,蕭行知也來參加了,不過呢,這位殿下向來對朝會不怎麼感冒。

又靠著後面柱子打嗑腄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