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災人禍 (第1/2頁)

南方白蓮教叛亂的訊息入冬的時候,就斷斷續續的傳回了京城。離著數千裡之遙,距離太過遙遠,京城裡的官員百姓都對此無感,還不如北境胡狄的入侵被議論的多。

冬至時節,舉起反旗一個月有餘的白蓮教終於攻破了茂州城門,攻佔茂州城,殺了茂州知府,奪下了第一座府城。

自此白蓮匪亂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這個時候,朝廷才開始稍微重視了一點。先是下旨免了剿匪不利的江南西道總督張元化的職務,然後從京城空降了一個新總督時有亮,率京營兵兩萬南下,負責剿滅白蓮亂匪事宜。

可白蓮教的發展之迅猛,顯然出乎了朝廷和地方官員的預料。他們每攻破一處,殺官吏豪紳,砸監牢,開糧倉,掙扎在生死邊緣的災民是一呼百應,紛紛加入其中。

新任江南西道總督才剛出京城,白蓮教大軍就已經發展到百萬規模,成蝗蟲過境之勢,橫掃江南西道諸府縣。各府縣望風披靡,不是舉城投降,就是望風而逃。

朝廷急忙命令就近的江南東道將軍張大可、江南南道將軍孔有德、江南北道將軍羅世宏立刻出兵,三軍出擊合圍白蓮亂匪。

三軍合兵十餘萬之眾與白蓮教大軍戰在一處,起初連戰連勝,打的白蓮大軍節節敗退,眼見就可以徹底剿滅這股亂匪了。

可誰想這時候自家後院突然起火,這三道境內也爆發了白蓮教叛亂。

原本各軍將軍在得知後立刻就封鎖了訊息,可架不住白蓮教眾大聲宣揚,士兵們心憂家人安危,哪裡還有心思打仗。

軍心浮動,導致先勝後敗,官軍就此一潰千里,死傷無數,江南四道的白蓮教叛亂徹底成了燎原之勢。

朝廷極速調兵南下,先行在江北築起防線,提防白蓮教亂匪渡江北上。

江南的白蓮教是沒有北上,可江北數個道州卻也先後都爆發了白蓮教叛亂。駐紮在大江北岸的官軍腹背受敵,哪裡還會是白蓮大軍的對手,一觸即潰。

東州副將陸基率兵三萬馳援,與昌州兵一起與白蓮教大軍亂戰在一處,雙方你來我往,各有勝負,才勉強阻止了白蓮教北上的腳步。

這總算給了朝廷反應的時間,開始四處調兵遣將,合力進剿,才勉強把局面穩住。

白蓮大軍雖然臨時受阻,停下了北上的腳步,與官軍形成對峙。

可白蓮教打著“無處不太平,無人不飽暖”的口號,卻是一呼百應,所過之處貧苦百姓群起響應,軍力越發壯大。

白蓮教主徐鴻儒不僅武藝高強,更是四處網羅俠客、異人、江洋大盜,更有江湖門派充斥其中,能人奇士不計其數。

甚至還有傳言說,白蓮教主徐鴻儒精通神鬼之術,麾下更是有眾多的妖魔鬼怪助戰。

不管傳言是真是假,白蓮大軍是越聚越多卻是假不了,大軍號稱百萬,隨軍的家屬更是不知幾百萬,軍營連綿不絕數百里。

這幾百萬的軍糧都是個大問題,所過之處比蝗蟲過境還要嚴重。東西搶光不算,不論男女老幼全部裹挾走,不肯走的都被物理性消滅了。

白蓮教之所以爆發的如此猛烈的原因,人禍的原因更甚天災。

這些年來,大周朝流年不利,天下幾十個道州一直天災不斷,旱災、水災、冰災……一年年的輪流著來,就沒斷過。可官府對此視而不見也就罷了,攤派卻還在不斷的層層加碼。百姓飯都吃不上了,身上的包袱卻越來越多,眼見都已經要活不下去,不造反也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這就是官逼民反,正好為白蓮教所用。

這個新年,北境、江南戰事不斷,新皇帝在皇宮大內是坐臥難安,珍饈美味也難以下嚥。他不斷的下諭旨,催促四方兵馬馳援剿匪。

本來這一切都和陸平安無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