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章發展與危機 (第1/2頁)

高爐鍊鋼是相對工藝比較簡單,工業化要求比較低的技術。

而且本身華夏的鍊鋼技術從春秋晚期開始發芽,到現在也己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

很多鐵匠都會土法煉鋼,在經過了秦風傳授專業知識之後,對於鍊鋼不能說是十拿九穩,只能說是老太太擤鼻涕—手拿把掐。

不過這個東西汙染性比較大,秦風單獨的把鋼廠放在了城區外。

有了鋼材,接下來就得靠各位手藝人的展示時間。

首先最開始,由各位西級匠人們按照秦風提供的圖紙,進行最基礎的車床製造。

車床被稱為工業之母,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的效率,生產的零部件規格統一,可以更好的保證質量。

其他的匠人們同時進行另外的建設,工區的搭建、各種生產基礎工具的統一規格。

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精力和大量資金投入的事情,不能急於一時。

葉先生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不過最近也開始熬夜了,全是因為秦風給了他一本書。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教員選集。

是一本影響了華夏億萬萬人的書籍,裡邊包含了最質樸的道理,一代偉人的思想濃縮在了這幾冊書內。

葉先生看完第一章就被深深的吸引了,這本書有著巨大的魔力,讓葉先生廢寢忘食的開始研讀了起來。

教員思想熠熠生輝,大道至簡,葉先生研讀後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葉先生如獲至寶,從這一刻起,葉先生就把傳播教員思想當成了自己的畢生信念。

葉先生召集了革命區內為人正首的讀書人,聚在一起學習教員思想,秦風給這個社團起名為勞動社。

因為勞動最光榮,所有的生活物資都要從勞動中獲得,起名為勞動社是對天下所有廣大勞動者的致敬。

秦風擔任社長,葉先生為教導主任,第一批社員一共12人,這十二人裡邊有八人都成為了以後秦風集團的核心人物。

在找了六次之後,秦風終於見到了丁三,自己手下這個情報組織的領導。

第一次出征能這麼順利,丁三所帶領的東巷十八號發揮的作用非常之大。

不管是對於清軍情況的偵查,還是深夜中傳播革命區政策,揭露清政府的殘暴,亦或是最後的策反,都做的非常好。

秦風給予丁三他們很大的肯定和獎勵,給足了活動經費。

不過之前他們所使用的都是各位好漢的獨門絕技,基本上都是靠著自身經驗去做事。

這在人數較少,規模不大的時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想擴大規模,就很容易出問題。

秦風又從系統裡兌換了現代的情報知識,偵查與反偵察、追蹤與反追蹤、情報暗號……這些知識都是無數情報人員積攢出來的經驗。

秦風希望十八號能成為一個更加嚴密的組織,能在更大的範圍裡展開敵後工作。

不管是思想的傳播還是情報的獲取,這些對於早日完成大業都非常的關鍵。

秦風叮囑丁三,要發展規模,培養情報人員,儘快的讓十八號成為值得信賴的情報處。

這幾個事情安排完,時間己經過去了半個月,所有的方面都在向好發展,只要給秦風足夠的時間,必定可以成為發展成為一個龐然大物。

不過清政府這邊會給秦風時間嗎?

時間調回一個月前

王輔臣在坐上陝甘寧三省總督後,大肆斂財,搜刮民力。

因為現在清廷入關不久,全國各地起義不斷,南方各大藩王割據,王輔臣也不知道這個清王朝能夠延續多久。

所以當他坐上三省總督後就開始撈錢,只要有錢了,不管那個皇位是誰家的,自己都可以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