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薛氏還是出頭了 (第1/2頁)

平日裡太子妃也不是個好熱鬧的,也就免了她們幾位的晨昏定省。因此,除了太子妃入主東宮第二日的敬茶外,這還是頭一回入太子妃的正殿。

太子妃到底是世家貴女,寢殿內恢弘大氣,香爐內燃的彷彿是檀香和某種奇異花朵的混雜氣味,聞之飄飄乎如登極樂。

廚司已安排得當,薛錦荔身旁依舊是東籬陪著出來,二人被安置在不起眼的左下角。其上是太子,一左一右分別是太子妃與魏孺人。而她對面另一個不起眼角落坐著的是和她同病相憐的陳氏。

今天是魏孺人的好日子,座上的魏氏滿面紅光,細長的眼睛此刻笑得找不到聚焦,一身馬蘭紫百花裙正暗合了她的名字,只這顏色太重,她年紀本來輕,穿上倒有些顯年紀了。

太子妃鄭重地站起身,端一杯酒面朝太子,肅容道:“恰逢好日,妾飲盡一杯以表心意。”

太子端起杯中酒遙遙致意,也飲盡了。

薛錦荔和陳孺人也趕忙端起酒杯,飲盡一杯,口中說些吉祥話兒,無外乎恭賀太子、恭賀太子妃,這都是主子恩重如山,主母慈愛,又賀魏氏喜得子嗣,雜七雜八恭賀下來,薛錦荔早覺得口乾舌燥。

開頭致辭結束,節目進入正題。流水的珍饈送上來,薛錦荔方才是餓急了,此刻有點手抖兼眼前發黑,因此滿桌的美食都不及眼前的櫻桃煎來得可口——她得趕緊吃點兒甜的東西回血。

就是往嘴裡塞,她也記著規矩,一口吃不完不能吃下一口,吃完一口要把筷子放下用手絹掩一下口以示矜持。為了兼顧眼下的身體狀況與規矩,她不得不迅速吃一口,把筷子放下,然後用手絹掩住口鼻快速咀嚼。然後再拿起筷子,重複以上流程,週而復始。

高臺上的太子沈策有些興致缺缺,他本不耐在不逢年節的日子裡與家中妻妾宴飲,本就是太子妃的提議,自己只是不想拂了她的面子。他的眼神從有孕的魏氏與端莊的太子妃身上挪開,被臺下的薛孺人吸引。

她本就穿得像春日裡的一把小蔥,分外吸引人。又看她迅速地吃、拿、放,用茜紅色的手帕捂住的小嘴快速咀嚼,活像只偷食兒吃的小老鼠,眼神還偷偷往自己這邊瞟,但遠遠看去姿態還是極端正的。

他喝了些酒,存了促狹心思想逗逗她,叫來了李世英,附耳吩咐道:“去,讓人給你薛主子也添一壺孤飲的醴泉。”

李世英就原話吩咐了自己的愛徒小德子去辦。

平日裡都是飲酒,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比如太子飲的就是上好的醴泉,其他妃妾們就是飲的普通葡萄酒,若說平民,那就是混得不能再混的自釀米酒了。是以,這醴泉是太子妃都不曾有的恩賞。

太子聲音不大,但足以令臺上的眾人聽到。最先變了臉色的是太子妃,薛氏終於還是冒出頭來了……魏氏道行也顯然不到家,今天原本她是主角,沒得到太子的隻言片語關懷也倒罷了,風頭還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薛氏搶去了,她的笑容僵在臉上,只用一雙細白的手去剝那蓮子。

陳氏沒聽見,但當她看到太子的貼身太監小德子從臺上端著九龍玉壺走下來的時候,還有什麼不明白。她的十隻手指掐緊了,把手心掐得生疼。

薛錦荔還沉浸在自己的吃拿放裡,突然意識到周身的絲竹之聲漸弱,彷彿在場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難道是自己做得太明顯了,她偷偷用餘光去掃。

“薛主子,請。”小德子笑眯眯地端著九龍玉壺,就要往薛錦荔的杯子裡斟酒。

薛錦荔怔了一下,幾乎是立馬起身謝恩。將眼前的酒一飲而盡,好辣!這種酒為什麼要起名叫醴泉,和泉有半毛錢關係嗎?

主上賜下的東西務必要用盡才好。這也是薛錦荔學規矩時記住的,誰怎知那小小的九龍壺這麼能盛,連倒三杯還不見底。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