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夫子矛盾 (第1/2頁)

劉據默然,他感受到了父王話語中的沉重。

“你將會成為下一代的皇帝。”

劉徹走到太子身邊,手按在他的肩膀上:“未來的路,將由你來走。"

"我希望你記住,一個真正的領袖,並非只是享受榮耀,更要承擔起責任。”

夜風吹過未央宮的御書房,帶起了書頁的輕響。

父子倆的身影在搖曳的燈光下顯得愈加孤獨,然而他們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一種堅毅和決絕。

不久後,劉據深吸了一口氣,彷彿做出了某個決定:“父皇,我明白了。"

"無論前路多麼艱難,我都會繼承您的意志,守護我們的大漢。”

劉徹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知道太子已經開始逐漸理解統治者的重擔了。

只是看向劉據那張略帶擔憂的臉龐時,劉徹的心中還是不免有一絲的陰霾。

畢竟他總是覺得,太子劉據心中有很多特殊的想法,讓他這位皇帝,有時候也頗為的不安。

等到劉據離開之後,漢武帝忍不住詢問身邊的太監,開口問道:"近些日子以來,太子在做什麼事?"

"回稟陛下,太子去見了許多的寒門大臣,偶爾還往民間一趟,體恤被戰爭所殘害的百姓。"

聽了這些話,漢武帝劉徹的眼眸頓時變得深沉了起來。

說實話,漢武帝一直都在防備自己這個兒子,越是年老,他心中的不安就愈發的嚴重。

如今太子劉據開始廣交大臣,拉攏人心,漢武帝心中便有了一種無言的怒火。

劉徹獨自留在了御書房,寂靜的夜深人靜,只有窗外的風聲和書頁偶爾翻動的細碎聲響。

他的目光落在了案桌上鋪展的地圖上,指尖輕輕劃過江山萬里,眉頭緊鎖。

太子的舉動讓他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憂慮,彷彿預感到了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與此同時,劉據離開了未央宮,腳步匆匆,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的臉上不再是剛才在父王面前的堅定,而是帶著一絲疲憊和迷茫。

作為太子,他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大漢的未來,但他的心中有著與父親不同的理念,他渴望能夠改變這個王朝的執行方式,讓百姓不再因為帝王的權力遊戲而受苦。

月光下,劉據的身影顯得有些孤獨,他來到了一處僻靜的園林。

這裡是他常來思考問題的地方,清澈的池水,倒映著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另一片無垠的宇宙。

他坐在石凳上,目光投向水面,心中的波瀾卻比池水更加洶湧。

"殿下,您在這裡啊。"一個溫和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原來是他的師傅,文淵先生。

文淵是劉據最為敬重的人,他的智慧和仁德一直是劉據學習的榜樣。

"您來了。"劉據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

文淵點了點頭,示意劉據坐下,然後緩緩說道:"我聽說今日你與皇上討論了關於匈奴的問題,你覺得自己的想法,與皇上有何不同?"

劉據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開口:"我認為戰爭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如果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或許能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犧牲。"

文淵聽著,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但隨即又變得深沉:"殿下,你的想法固然仁慈,但政治之道往往復雜多變。"

"你必須要考慮到各種可能的後果,以及你的決定將如何影響整個大漢的未來。"

劉據低下頭,他知道師傅說的是對的。他的內心掙扎,一方面是對於和平的嚮往,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權力和責任的認知。

他開始意識到,作為未來的皇帝,他不能只憑個人喜好行事,必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