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和珅的手段 (第1/2頁)

和珅出了紫禁城,沒有絲毫停歇,立即召集了他的幕僚和親信,開始部署救災事宜。

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籌劃糧食的調配,組織救援隊伍,同時派出信得過的官員前往災區,監督開倉放糧的工作。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和珅的計劃雖周詳,但自然的力量總是充滿變數。

當他的一名心腹急匆匆地進入房間,臉上寫滿驚慌,和珅的心便沉了下去。

"大人,不好了!"那心腹氣喘吁吁地說道:"通往南方的道路被暴雨沖毀了,糧食運輸隊無法按時抵達災區!"

聽聞此訊息,和珅的臉色一變,他深知這意味著什麼。

他的腦海中急速轉動,尋找著解決之道。他必須要有所行動,而且要快。

"立刻組織人力修復道路,無論如何也要保證糧食及時送達!"和珅下達命令,語氣堅決而急迫。

接下來的日子裡,和珅如同一位指揮官,排程著各地的資源,同時還要應對來自朝堂之上的種種猜忌與陰謀。

他的心中雖然焦慮,但面上始終保持著鎮定。

眼下只有冷靜才能解決問題,任何慌亂都可能引發更大的災難。

與此同時,災區的情況也時刻牽動著和珅的心。

他派出的官員回報說,民眾的情緒開始穩定,開倉放糧得到了百姓的感激。

但也有訊息說,有些地方的地主趁機囤積居奇,試圖從中牟利。

和珅聽後憤怒不已,他決定親自前往災區,檢視實情。

他帶領著一小隊親信,快馬加鞭,直奔災區而去。

到達災區後,和珅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的景象。洪水退去,留下的是泥濘的土地和破敗的房屋。

百姓們雖然得到了救濟糧,但仍舊面黃肌瘦,衣衫襤褸。

和珅的心如刀割,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他在災區巡視,親自指揮修建水利設施,同時嚴懲了幾個趁機發財的地主,將他們的糧食充公,用以救濟災民。

他的舉動贏得了百姓的擁戴,但也引來了更多的嫉妒與攻擊。

朝中的敵人趁機發難,指責和珅專權獨斷,甚至有人在暗中策劃陷害。

和珅雖然權勢滔天,但在這樣的危機時刻,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無援。

夜深人靜時,和珅獨坐在簡陋的帳篷中,外面是連綿不絕的蛙鳴和蟲叫聲,他的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他現在正處在風口浪尖上,一旦處理不好,不僅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整個大清國都可能會因此動盪。

他閉上眼睛,深呼吸,試圖平復心緒。

和珅的帳篷外,夜風輕拂著稻田的殘株,彷彿是自然界對人間苦難的低聲嘆息。

他的心中卻如同被亂石砸擊,思緒紛至沓來,無法安寧。

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找到解決這場危機的關鍵。

他思索良久,終於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大膽的計劃。

和珅決定親自督造一條臨時的道路,以解燃眉之急。

同時,他要調動周邊省份的儲備糧食,確保災區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破曉時分,和珅召集了他的幕僚,將計劃一一佈置下去。

他們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但眼中閃爍的光芒透露出堅定的信念。

和珅知道,這些忠誠的助手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隨著天色漸亮,和珅帶領著他的隊伍,開始了艱難的修建工作。

他們揮鍬剷土,搬石鋪路,每個人都汗流浹背,但沒有人抱怨。

和珅親自下到工地,與工人們並肩作戰,他的衣服也沾滿了泥土,但他的眼神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