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魏晉多風流?青山埋白骨! (第1/2頁)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分鐘內稱霸北方!】

【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出山,匡扶漢室,代有忠良!】

【孫權佔據東南,三國鼎立!】

【十幾分鍾後東漢結束,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內,東西割據,南北對立!】

【西晉東晉,南北朝!衣冠南渡,中原大地陷入了一段極其羞恥又混亂的年代!】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漢家江山,代有忠良!"

"可惜啊,丞相五丈原星落,這大漢終究還是消亡於歷史之中!"

"提起來我就痛恨樂不思蜀的劉禪!"

"同等情況之下劉禪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他雖然很廢物,可至少完全相信諸葛亮。"

"時也命也,氣數已盡,為之奈何?"

"禮樂崩壞從春秋始,自司馬昭篡權奪位,八王之亂終!"

……

趙晨一邊啃炸雞一邊也是忍不住的嘆息。

諸葛亮一生自三顧茅廬之後,的確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致力於匡扶大漢江山。

然而最終還是失敗了,只能說氣數已盡,非人力可以挽回。

要知道歷朝歷代以來,都是主少國疑,彼此傾軋,在江山傾覆的時候,往往還內鬥不休。

比方說大漢的另一次輝煌,明末的時候,好歹還出了一位張居正。

只不過他從小教育長大的萬曆,卻因為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張居正反目成仇,不僅推翻了他所有的新政,而且張居正死後,家人們的餓死的餓死,自傻的自殺。

所以說同樣是毫無能力,但劉禪至少做到了完全的信任。

並且他說出樂不思蜀這句話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人到暮年,壯志已去,眼看無力迴天,便也只能謀求自保。

只不過諸葛亮的確讓人扼腕嘆息。

……

漢武帝劉徹這一次倒是等到了有人站出來匡扶漢室,只不過沒想到失敗了。

"中山靖王之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

劉徹看完,也是一陣沉默。

的確有人站出來匡扶大漢江山,但都已經這樣了,大漢依舊無法再度興起,只能說天命如此。

一時之間滿懷期待的劉徹,也忍不住意興闌珊。

……

三國。

曹操一下子站了起來,臉上的表情格外複雜。

最終還是他贏了,但是他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其人。

"要是能夠效忠於我,得此忠臣良將,天下何愁不興?"

只不過興奮了沒幾秒,想起八王之亂,想起司馬昭之心路人皆之日,曹操又是一陣的無語。

他征戰了一生,最後竟然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當眾撕毀會盟約,刺殺皇上,禮樂自此淪喪……

一想到這裡,曹操就忍不住磨牙。

"看來司馬昭……不對,是司馬家族,都留不得了!"

……

司馬昭這個時候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思考了不到一分鐘,然後翻身上馬,轉身就逃。

曹操乃是梟雄,天下英豪但凡有膽氣,在他面前沒準還能活得下來。

但是他這樣的小人,曹操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不管是出於內心的厭惡,還是對江山的覬覦,他這樣的危險分子,一定會被提前扼殺在牢籠之中。

只不過策馬驅馳,眼見天地一片蒼茫,司馬昭又陷入了茫然之中。

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如今蜀漢無力迴天,東吳如探囊取物,天下雖然三分,但已然即將再次大一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