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首輔致仕,江山危亡 (第1/2頁)

明朝。

萬曆皇帝看著張居正這三個字,陷入了沉默。

張居正是帝師,也是大明的首輔。

從權力上來說,張居正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他這樣的身份,單單是做過皇帝的老師,也能夠贏得生前身後名,根本不需要再搞什麼變法,這完全是多此一舉。

而身為大明首輔,張居正也只需要做一個糊裱匠,糊弄一下就行。

但偏偏張居正選擇了最難的一條路,那就是變法。

一條鞭法不知道觸動了多少人的利益,鄉紳權貴,帝國大員,甚至是他這位皇帝,都因為變法利益受損。

而張居正本人,卻從來沒有在這其中得到什麼好處。

根據萬曆皇帝的瞭解,張居正的全楚會館,一年的花銷不過兩千兩。

其實這段時間以來,萬曆皇帝對於張居正,是逐漸不滿的。

因為變法一定會動搖到皇帝的權力,萬曆皇帝喜好花錢,愛好奢靡。

他的內庫,經常就是幾萬甚至好幾十萬的銀子花出去,與之對應的是天下民生凋敝,百姓困苦不堪。

世家大族高舉土地兼併的屠刀,剝削下層百姓,矛盾已經激化到了極點,甚至土地兼併都已經到了無法可兼的地步。

百姓的日子活不下去,各地的豪族擁有大量的土地形成了割據勢力。

北方草原一直對大明的土地虎視眈眈,東南沿海的倭寇也動盪不安。

沿海一帶有許多紅毛番不斷的進行貿易,掠奪大明的資源,呂宋身為藩屬國,落入了殖民者的手中,大明也無力征討。

此刻的大明朝,只能說是風雨飄搖,內憂外患。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居正變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萬曆皇帝偶爾也想,自己要當一個好皇帝。

道爺二十年不上朝,只知道煉丹修仙。

海瑞直接罵他"嘉靖嘉靖,家家皆淨。"

張居正斥責道爺沉迷於修仙煉道,是懦夫。

萬曆皇帝偶爾也想,自己不要學道爺,棄祖宗江山於不顧。

他也想當一個好皇帝,光復大明,振興山河。

然而……這實在是太難了。

年輕的時候,張居正當他的老師,就一直給他灌輸這種念頭。

那個時候萬曆皇帝尚且還有一點雄心。

但隨著他正式接過皇帝的寶座,開始親政,就發現這件事情完全和他想的不一樣。

朝中的大臣文官們,一個比一個滑頭,不是罵他這位皇帝,就是罵張居正。

實事一點不幹,整天只知道互相彈劾。

戶部尚書天天哭窮,說國家沒錢。

禮部尚書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不允許他有絲毫逾越禮法的行為。

至於兵部尚書……有和沒有也沒什麼區別,畢竟大明的軍隊已經從根子裡開始腐爛。

此刻的大明天下除了戚繼光,剩下的完全稱不上是軍隊。

內閣裡面,彼此也是不斷的黨政。

而那幫清流賤孺,就是每天不斷的朝天闕。

這幫人誰都敢罵,偏偏按照祖宗成法,萬曆皇帝還不能對他們下死手。

對他們打罵,反而成全了他們的名聲。

要是拉出去砍頭,天下文人立刻就會群情激奮。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萬里皇帝也不想當一個好皇帝了。

他只想當一個甩手掌櫃,反正江山只要不傾覆在他手裡,他就無所謂。

這也是他為什麼喜歡花錢,好大喜功,愛好奢靡的原因。

無非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只是前一段時間,張居正開始剋扣他的銀子,這就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