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權利與毒藥 (第1/2頁)

譚嗣同獨自一人,面對著牢房的石牆,他閉上眼睛,心中默唸著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彷彿在與命運對話。

第二天,天空陰沉,烏雲密佈,彷彿連天地都在為這場悲劇哀悼。

譚嗣同等六位維新派人士被押赴刑場,他們的步伐堅定,眼神中沒有恐懼,只有對理想的堅守和對未來的期望。

刑場上,觀眾們竊竊私語,有的人眼中充滿了同情和敬意,有的人則是冷漠和嘲諷。

譚嗣同抬頭望向天際,深吸一口氣,他的聲音響亮而清晰:“我雖死,但我心之變革,永不消亡!”

劊子手舉起了刀,陽光透過雲層,照在刀身上,反射出一道寒光。

就在這生死一瞬間,遠處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匹快馬如同離弦之箭般直奔刑場而來。

馬上之人高聲呼喊:“刀下留人!皇上有旨,暫緩執行!”

聲音如同晴天霹靂,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陣騷動。

劊子手猶豫了一下,手中的刀停在了半空。

譚嗣同和其他五位維新派人士相視一眼,他們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卻也有了一絲希望。

原來光緒帝在得知譚嗣同即將被處決的訊息後,終於下定決心,發出了這道緊急的聖旨。

雖然他知道這可能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滿,但他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有志之士就這樣被斬殺。

譚嗣同被帶回牢房,他的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緩解,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了未知和危險。

但至少,他還有時間,有時間去等待那一絲可能出現的奇蹟。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譚嗣同在牢房中不斷寫作,記錄下自己的思想和對未來的展望。

他的文字充滿了力量和智慧,彷彿能夠穿透時間的長河,激勵著後來的人們。

而在外面的世界,維新派的餘黨和同情者們並沒有放棄。

他們在暗中聯絡,策劃著營救譚嗣同的行動。

他們知道,只要譚嗣同還活著,他們的理想就不會熄滅。

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群身影悄無聲息地接近了牢房。

他們是維新派的支持者,也是江湖中的俠客。

他們精通武藝,擅長潛入和隱蔽。

牢房的門被開啟了,譚嗣同被解救出來。他看著這些忠誠的朋友,心中充滿了感激。

他們一起穿過風雨,消失在夜色中。

但光緒帝這個時候,身體也每況愈下,明明是春秋鼎盛的年紀,可是卻重病纏身。

不僅如此,慈禧太后也越來越痛恨光緒皇帝,開始全方位的打擊他。

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對光緒皇帝進行苛刻,而且還經常嘲諷他,說他現在病重是上天的懲罰。

光緒帝在病榻上痛苦地掙扎,他的心也如同身體一樣備受煎熬。

譚嗣同的營救雖然成功,但他的病情卻日益惡化。

慈禧太后的嘲諷和打擊如同雪上加霜,讓他心力交瘁。

可是光緒帝並未放棄,他秘密召集了一批忠誠的大臣和維新派人士,商議如何應對目前的困境。

他們深知,只有透過改革和變法,才能挽救大清的頹勢,才能讓譚嗣同等維新志士的犧牲有所回報。

在秘密的會議中,光緒帝和大臣們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政、整頓吏治、發展經濟等。

他們決定,一旦時機成熟,就將這些措施付諸實踐。

得知此事的慈禧太后驚怒交加,她忍不住對李蓮英開口道:"皇帝病重,卻如此不安分,看來是毒藥第分量不夠?!"

"哀家希望趕緊換一個皇帝,換一個聽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