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勸誡和決心 (第1/2頁)

“可是劉盈太過懦弱,這樣的人成為皇帝,如何彈壓諸侯?恐怕光是朝堂之上的老臣,他都壓不住。"

劉邦的憂慮並非毫無道理,他深知一個強大的君主需要具備決斷和威嚴。

然而,

蕭何的諫言似乎也頗具說服力,朝堂的穩定對於國家的未來至關重要。

蕭何見劉邦陷入沉思,繼續說道:“陛下,劉盈太子雖然性格溫和,但並非懦弱。"

"他的仁慈和包容能夠贏得群臣的支援,這正是治國之道。"

"況且,陛下可以選賢任能,為太子配備強大的輔臣,以彌補他在決斷上的不足。”

劉邦點點頭,蕭何的諫言確實有道理。

他沉思片刻,然後說道:“你說得有理,蕭何。看來我需要重新考慮立儲之事。”

蕭何聞言,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的諫言已經起到了作用。

他恭敬地行了個禮,說道:“陛下英明,臣定當盡心輔佐,以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劉邦微微一笑,他知道蕭何的忠心耿耿,有這樣的賢臣相助,國家的未來值得期待。

他揮手示意蕭何退下,心中開始盤算如何調整立儲的策略,以確保劉氏江山的穩固。

窗外的牡丹花依舊隨風搖曳,彷彿在為這決定國家命運的一刻獻上最美的讚歌。

蕭何退出御書房後,長廊上的宮燈映照著他沉穩的步伐。

他知道今夜的諫言可能會改變大漢的未來,但更重要的是,這未來需要太子劉盈的智慧和輔臣們的輔佐共同鑄就。

夜色漸深,宮廷中的喧囂逐漸平息,但在皇城的暗處,另一場陰謀正在悄然醞釀。

誰也不知道,蕭何離開御書房之後,直接去到了椒房殿。

他在那裡見到了呂雉。

"皇后,今日皇上找我,欲廢太子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

呂雉的目光如冰封的湖面,寒徹至深。

她緩緩地從鳳椅上站起,裙襬輕輕摩挲於冷硬的石板上,發出細微的沙沙之聲。

蕭何的話彷彿是一顆重磅炸彈,在寬敞的椒房殿內炸響,震盪著每一處空氣。

“劉如意?”她的聲音平靜得出奇,但蕭何知曉這寧靜下蘊藏的風暴。

他點頭,眼神堅定:“是的,皇后,皇上有此意。”

呂雉微微側頭,目光投向窗外那盛開的牡丹,它們在夜色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她心中明白,劉邦的考量從未離開過權力的天平,立儲之事,更是關乎到大漢未來的穩定與昌盛。

“你為何告訴我這些?”她轉而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探究。

蕭何垂眸,遮掩了眼中的一閃即逝的光芒:“因為大漢的未來不僅需要英明的君主,還需後宮的安寧。”

呂雉輕嘆一聲,她知道蕭何說的是實情。

後宮之爭,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

她必須保持清醒,為自己的兒子劉盈爭取到應有的未來。

“我明白了。”

她的語氣恢復了往日的冷靜與威嚴:“我會有所行動。”

蕭何再次行禮,轉身退出了椒房殿。

他留下的不僅是一個訊息,更是一場暗潮湧動的前奏。

夜幕下的宮廷,寂靜中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呂雉站在窗前,望著皎潔的月光鋪灑在那些嬌豔的牡丹之上,她的心卻如同被一層薄冰覆蓋,寒冷且堅硬。

接下來的日子裡,宮中的氣氛變得越發緊張。

呂雉暗中聯絡親信,穩固自己在後宮的地位。

同時她也頻繁地與其他皇子的母親們交流,試圖構建一個穩固的聯盟,以對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