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價格越來越高的食鹽 (第1/2頁)

蔡京退出了金鑾殿,他的腳步匆匆,心中早已籌劃著如何執行皇帝的命令。

從現在開始,一步錯,滿盤輸。

夜深了,京城的街道上寂靜無聲,只有巡邏計程車兵和偶爾傳來的狗吠打破了這份寧靜。

蔡京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孤獨,他的眉頭緊鎖,思緒飛轉。

他首先召集了忠誠的將領,密謀著如何整頓軍隊,重建士氣。

他們討論了深夜,直到蠟燭燃盡,才各自散去,心中都明白,接下來的日子將是血與火的洗禮。

緊接著蔡京又派人去抓鹽商,與遼國勾結的鹽商肯定是抓不到了,他們人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所以蔡京只能在京城大肆的搜捕,把所有的鹽商都抓起來湊數。

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這才總算是讓宋徽宗消了氣。

這麼做可以應付得了皇上,但是卻引發了更加嚴重的危機。

那就是京城的鹽商被抓了起來,外地的鹽販子也不敢入京。

所以整個京城百姓,一時間居然買不到鹽。

就算能買得到,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足以令人奢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此不滿的人紛紛鬧鬧起來,以至於整個京城之中,生出了大量的事端。

蔡京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望著京城的混亂,心中五味雜陳。

他明白,這一切的動盪皆由他的一紙命令引起,但為了皇命,他又豈能有退路?

他的目光堅定而銳利,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儘管明亮,卻帶著幾分寂寞和冷漠。

京城的百姓們開始在小巷、市集、茶館中竊竊私語,議論著鹽價飛漲的原因,也議論著蔡京的鐵腕手段。

有人說他是忠臣,有人說他是權臣,更有人說他是暴君。

蔡京聽著這些流言蜚語,心中不禁苦笑。

他知道,無論是哪種評價,都無法改變他的命運。

就在這時,一名身穿黑衣的信使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蔡京的府邸。

他帶來了一個密信,是來自邊疆的緊急軍情。

原來遼國趁著宋朝內部的混亂,正在集結大軍,準備發起突襲。

這個訊息如同晴天霹靂,讓蔡京的心沉到了谷底。

蔡京知道,他必須立刻採取行動。

他召集了他的謀士和將領,夜以繼日地制定戰略。

他們決定先行穩固內部,安撫民心,同時秘密調集精兵強將,準備迎擊遼國的進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蔡京親自走訪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他去了市場,去了民宅,甚至去了最貧困的衚衕。

他看到了百姓們的苦難,看到了他們對鹽的渴望。

他的心中充滿了愧疚,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流露情感的時候。

但必須要堅強,要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的未來而戰。

與此同時,京城的百姓們也開始了自救。

他們暗中聯絡,試圖找到解決鹽荒的辦法。

一些有膽識的商人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潛入遼國,試圖開闢新的鹽道。

他們的行動雖然危險,但也展現了商人的智慧和勇氣。

只不過隨著京城的存鹽變得越來越少,食鹽的價格變得越來越昂貴,百姓們也愈發躁動起來。

更加恐怖的是,已經有百姓以自發的組織起來,想要推翻這個朝廷。

日子一天天過去,局勢愈發的崩壞,這一日宋徽宗在皇宮之內,忽然得到了小太監的稟告。

"陛下,皇城之外有百姓聚集,他們紛紛吵著要見陛下,說是有寶物要獻給陛下。"

宋徽宗的眉梢微微一挑,他揮手示意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