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李世民的擔憂 (第1/2頁)

唐朝。

李世民思索著,該如何增加城市裡面居民的收入。

他倒不是完全的單純擔憂城市裡面居民的生活,而是忽然想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畢竟現在世家大族們佔據了整個大唐的半壁江山,可以說朝廷與世家一起治天下。

可如果城市裡的百姓活不下去,那麼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恐怕都會成為世家大族手裡面的棋子。

天下愈是艱難,民生越是凋敝,對於世家大族來說越有利,對於朝廷就越不利。

所以李世民肯定要管,至少也要保證城市裡的普通百姓,生活不能越來越差。

"宣長孫無忌覲見!"

長孫無忌步履穩健地走進了御書房。

他的面容嚴肅,眉宇間透著一股不易察覺的銳氣,這是多年從政生涯磨礪出的鋒芒。

“陛下。”長孫無忌行了一禮,語氣平和而不失恭敬。

李世民點了點頭,示意他起身,目光如炬地審視著他,彷彿要看透他的心思。

“輔機,朕召你來,是想商議一件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

長孫無忌心中一動,他知道皇帝必有重大之事才會單獨召見他,便沉聲答道:“陛下請講,臣必竭盡全力。”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窗邊,目光投向遠方繁華的長安城,聲音低沉:“朕深知世家大族對朝廷的影響,他們的勢力龐大,幾乎滲透到了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然而城市裡的百姓生活困苦,若他們繼續受苦,恐怕會被世家所利用。”

長孫無忌默然,他知道這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世家大族的權勢早已根深蒂固,要想動搖他們的利益,無疑是在觸碰一座座隱形的高山。

但他也明白,若是百姓疾苦,國家的根基將會動搖。

“陛下,臣有一策,或許能夠緩解現狀。”長孫無忌沉吟片刻,終於開口。

李世民轉身,目光灼灼地望著他:“哦?說來聽聽。”

“我們可以從農業入手,提高糧食產量,同時減免賦稅,鼓勵商貿,讓百姓有更多的機會賺錢。"

"此外,還可以設立官辦工坊,吸納無業遊民,給予他們穩定的收入。”

長孫無忌的話語中透露出深思熟慮的策略。

李世民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他知道長孫無忌是個有才能的大臣,此策雖然難以立刻見效,卻是長遠之計。

“此計甚好,但實施起來難度不小。"

"世家大族必然反對,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既得利益。”李世民皺眉說道。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陛下,此事需要徐徐圖之。"

"我們可以先行在一兩個城市試點,一旦有了成效,再逐步推廣至全國。”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一場持久戰,但為了大唐的未來,他願意嘗試。

接下來的日子裡,長孫無忌開始了繁忙的工作。

他先是秘密派出信得過的官員前往各地考察,瞭解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

同時,他還親自與一些有見識的商人交流,探討如何促進商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在宮中召開了幾次密會,討論如何平衡世家大族的利益,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強烈反彈的情況下推行新政。

長孫無忌的調查取得了初步成果,他發現在長安城外的幾處肥沃之地,完全有潛力提高糧食產量。

親自指導農民採用新型農具和作物輪作制度,試驗田的產量比傳統耕作方法高出許多。

同時,他還鼓勵商人投資於水利設施的建設,以保障農田的灌溉需求。

隨著農業的逐漸繁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