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循序漸進的改變 (第1/2頁)

明朝。

朱元璋認真的估算了一下,眼下大明百姓,生活上倒也還過得去。

城市裡面的百姓生活,總體上而言不至於很艱難。

不過朱元璋依舊有點憂慮,因為據他所知,隨著大明逐漸穩定下來,並且開始日漸繁榮,物價也逐年上漲。

可偏偏整個大明,百姓是無法自主選擇職業的。

因為朱元璋他自己制定了黃冊制度,進行職業世襲。

這樣做自然是好處多多,一來可以使全國穩定下來,能夠掌握全國的人口數量,並且防止隨意遷徙,便於管理。

其次就是能更好的保證賦稅,這對剛剛平定的亂世來說,可謂是相當重要。

可是職業世襲,也就相當於限定了每個人的職業,這樣一來便無法發揮個人特長,會導致整個大明的社會猶如一潭死水。

隨著物價日益上漲,百姓的生活也逐漸艱難起來。

朱元璋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陷入沉思之中。

片刻之後,他喊來了小太監,開口說道:"宣李善長。"

“陛下召見,有何吩咐?”李善長行了一禮,語氣恭敬而穩重。

朱元璋指了指桌前的一份報告。

“物價上漲,百姓生活艱難,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李善長接過報告,眉頭緊鎖,他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陛下,物價上漲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大明的繁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黃冊制度的束縛。”

“黃冊制度?”朱元璋疑惑地看著他。

“是的,陛下。黃冊制度雖然使國家穩定,但也限制了百姓的發展。"

"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職業,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這無疑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李善長解釋道。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緩緩點頭。

“你說得有道理。"

"但是如果廢除黃冊制度,恐怕會引起社會的動盪。”

李善長微微一笑,開口道:“陛下,我有一個想法,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的眼睛亮了起來。

“我們可以逐步改革黃冊制度,允許百姓有一定的職業選擇權。"

"同時,我們也可以設立一些公共工程,吸納一部分失業的勞動力,以此來穩定社會。”李善長提議道。

朱元璋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的光芒,“好,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但是這件事必須小心處理,不能引起社會的動盪。”

“是,陛下。”李善長恭敬地應道。

李善長退出了朱元璋的書房,他的腳步顯得沉穩而有力。

雖然肩上的責任重大,但他心中已有謀劃,信心滿滿。

大明的未來,乃至整個華夏的命運,都將因他的這一方案而改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善長開始秘密地與各地官員會面,詳細解釋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他的話語鏗鏘有力,目光堅定,彷彿能洞穿人心。

他強調黃冊制度雖好,但過於僵化,必須給予百姓一定的自由度,讓他們有機會選擇自己的道路,這樣社會才能充滿活力,國家才能真正強盛。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沒有閒著。

他在宮中召集了一批忠誠可靠的謀士,仔細研究如何實施這項改革。

他們討論了許多方案,從最簡單的試點開始,到全面的推廣,每一步都謹慎考慮,確保不會引發不必要的動盪。

幾個月後,一項歷史性的法令頒佈了。

黃冊制度的改革正式拉開了帷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