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心中的打算 (第1/2頁)

"皇后你也看到了,千年後的後人,無論是哪個王朝,都自稱為漢人,這難道不令人高興?"

呂雉聞言,搖著頭反駁道:"可是漢朝強盛,卻與陛下無關,驅逐匈奴,絲綢之路,都是後人的功績。"

此話一出,怒火頓時望劉邦的心中湧。

"都是朕的子孫後代,怎麼和朕沒有關係?"

"難不成皇后你是想說,朕身為大漢一朝的開創,功績連後世的子孫都比不上?!"

呂雉見到劉邦的怒火,心中一凜,但她仍然堅定地站立著。

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她冷靜而堅定的面龐上,彷彿給這寂靜的夜晚增添了一絲不可動搖的決心。

“陛下,請息怒。”呂雉的聲音依舊平和,但每個字都如重錘敲打在劉邦的心上。

“臣妾並非貶低陛下之功。只是時局多變,帝王的舉止不僅影響朝堂,更關乎民心。"

"您的行為會被後人銘記,成為楷模或警示。”

劉邦冷笑一聲,將面前的雞湯一飲而盡,彷彿想用這滾燙的液體來平息內心的憤怒。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面的夜空,星星點點如同大漢江山一般璀璨。

“皇后,你可知這天下是如何得來的?”他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帶著一絲回憶的沉重。

“朕與群臣共謀天下,征戰沙場,多少兄弟血灑疆場。"

"如今天下太平,朕難道不該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安寧嗎?”

呂雉輕輕走到劉邦身邊,目光也投向那遙遠的星空,聲音中帶著幾分柔和:“陛下,天下雖定,但四方蠻夷仍虎視眈眈。"

"您的每一個舉動,都是對大漢未來的抉擇。"

"您是希望後世提及您的名字時,記得的是一個縱情享樂的君主,還是一個智勇雙全、為國為民的聖明之君?”

劉邦沉默不語,他知道呂雉說的是實情。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轉身,面對著呂雉,眼中的怒火已然消退大半。

“皇后,你的話朕記下了。”他的語氣緩和了許多。

“但朕也有自己的考慮。"

"身為皇帝,若不能隨心所欲,又如何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天子?”

呂雉微微一笑,她知道自己已經說動了劉邦。

她輕輕地挽起劉邦的手臂,帶他回到座席旁。

“陛下,身為天子,自然有天子的自由。"

"但這份自由建立在億萬民眾之上,您的每一次選擇,都關係到他們的安危。"

"請陛下三思而後行,不僅是為了您自己,也是為了這大漢的千秋萬代。”

劉邦看著呂雉那雙充滿智慧和堅毅的眼睛,心中的煩躁漸漸平息。

呂雉說的都是為了大漢的未來著想。他微微頷首,示意自己已經理解。

“好了,夜深了,皇后也去安歇吧。”劉邦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同時也有著釋然。

“朕會仔細思考你的話。”

呂雉輕輕點頭,她知道今晚的談話已經達到了目的。

她緩緩起身,向劉邦行了一禮,然後悄然退出了房間。

劉邦獨自留在房間裡,心頭的煩躁之意揮之不去。

又是這樣,每次呂雉來勸誡他,總是說天下與蒼生。

而劉邦也沒什麼反駁的餘地,雖然細細的思考下了,這話都很有道理,可是劉邦就是覺得很不爽。

畢竟他是皇帝,不是呂雉。

心頭煩悶,劉邦對著身旁的太監開口道:"籍孺何在?"

籍孺聞言立刻從暗處步出,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憂慮。

“陛下,您還未安歇?”籍孺的聲音柔和而恭敬,他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