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往事三 (第1/3頁)

“……向南,快起來吃點飯!

吃了飯過幾天就好起來了……”

李向南又覺得頭好沉。

然後好像外面的世界又跟自己沒關係了,她又看見了自己年輕的事了。

李向南在大學裡的時候學習成績也相當優秀。

她學的是英語專業。

她還曾代表學校去參加學校間的交流會。

在這個交流會上,她認識了自己的婆婆。

婆婆問她家是哪裡的。

李向南當然實話實說了。

李向南的帶隊老師與婆婆很熟。後來她知道自己努力給自己掙學費的事了。

婆婆很欣賞自己的自強自立。

而且後來她說,她在自己的身上感覺不到自卑。

這是最吸引她的地方。

在那個暑假,婆婆給自己介紹了5個初二的學生家長。

而且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極好。

只要她認真教孩子,就有價格不菲的補習費。

家長還承諾,如果開學了,孩子的成績能體現出補課的成效,還會給她獎勵。

李向南本來就知道她教好了,有口碑才容易找到生源。

現在說有額外的獎勵,她就更努力認真了。

李向南後來真得了幾個家長的獎勵。

李向南就這樣大學畢業。

她畢業的時候還包分配。

但是那個時候要想分的特別好的單位,就有點不太可能了。

一般都是把她們這些畢業生檔案打到市裡,市裡打到縣裡,有不少都回到了農場。

各單位的工作人員處於飽和的狀態。

後來沒多少年就取消國家包分配了。

李向南努力的念大學又有那麼優異的成績,她肯定想留在城市裡的。

這個時候她婆婆給她遞來了橄欖枝。

是京都的一個大學要招一個英語老師。

她讓自己去試試。

這件事情對李向南太有誘惑力了。

她在這個城市裡讀的大學,她當然也希望能留在這個城市。

當時怕自己緊張,被學校淘汰,婆婆親自陪著去的。

李向南最後如願的留在大學執教。

這所大學裡今年一共接收了三個大學畢業生。

同樣的條件容易讓人們湊在一起抱暖。

所以他們三個人經常在一起交流到新學校的感受和經驗。

日子就要這樣過了半年。

到寒假的時候,婆婆又幫著自己找了幾個學生。

人家這樣幫自己,不能買了一點禮物就算完事了。

李向南買了貴重物品上門道謝。

可是沒想到這個家也是她新同事的家。

婆婆從開始幫自己其實就是有目的的。

她幫了自己那麼多,那麼在工作中,李向南能幫人家的兒子就幫人家的兒子了。

他兒子是三流大學畢業的,要說文化素質是差了一些。

李向南能幫到的地方很多。

一來二去的,他們就成了關係不錯的同事。

婆婆隔三差五的就叫自己去她家吃飯。

起初幾次李向南去了,後來李向南就不肯去了。

婆婆的熱情讓她感覺到了異常。

從家庭上他們就有難以逾越的鴻溝。

而且,李向南覺得她和這個同事在一起一點感覺也沒有。

從到了京都上學之後,李向南就很少回家了。

假期的時候她想補課,想打工掙錢。

她一天給4個學生進行過一對一的補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