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高升 (第1/3頁)

快書庫 bqdd,最快更新盛世書香 !

開疆頓時收斂笑容,神情凝重地問:“明蓮教若反,朝廷會派誰去鎮壓?”

閔延仕道:“你們知道,皇上不願動干戈,一向主張招安歸順,但經此一事,若再不強硬一些,只怕朝廷失了民心,因此皇上不得不打。但這些年,邊境動盪不安,幾位悍將都壓在國境之上。與明蓮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聽祖父的意思,眼下派誰去,皇上還難以定奪。”

這番話,聽得人內心沉重。

勝親王父子失蹤後,對朝廷最大的損失,並非從此朝中無大將,而是整整五年,再沒有新鮮的血液送入大齊三軍。

勝親王除百戰不殆,令敵人聞風喪膽,更有二十多年來,源源不斷地為朝廷軍隊培養無數人才。

但是過去的五年裡,軍隊再無出眾的年輕人出現,昔日勝親王培養的將領,也被分散到東南西北。

開疆和祝鎔互看一眼,閔延仕察言觀色,毫不客氣地說:“你們太年輕,毫無征戰經驗,如何擔當大任。”

開疆不服氣:“大將軍們,難道生下來就會打仗?”

祝鎔亦道:“我們自然做不得將軍,但若有機會隨軍出征,怎能不去衝鋒陷陣?”

閔延仕看著祝鎔的傷,很是擔心:“你先養好傷,更何況為天下,並不見得非要征戰沙場,你們留在朝廷,一樣能大有作為,為何……”

開疆在邊上笑著打斷閔延仕的話,對祝鎔道:“他一直耿耿於懷,你為什麼和我一起去做侍衛。”

祝鎔亦是玩笑:“閔大人官階比你高,你少放肆。”

開疆故意上前來作揖:“閔大人,請恕小的無禮。”

一起長大的同窗好友,閔延仕不至於為了玩笑生氣,但他認真且嚴肅,告誡二人:“你們一腔熱血,我自然敬佩,可事有輕重,征戰沙場固然是為國為天下,若沒了性命,還談什麼將來和抱負,還望珍重。”

話音方落,但見院中家僕從門外趕來,急急稟告:“公子,朝廷來人宣旨,這就往屋裡來,說是您傷著不必出門跪接。”

開疆和閔延仕便代替祝鎔迎出去,來者見慕開疆也在,很是高興,說是不必再跑一趟兵部尚書府。

訊息傳入內院,老太太命芮嬤嬤帶著賞金前來,不久後芮嬤嬤就派小丫頭先跑回來說,皇上晉封了三公子為禁軍統領,慕家公子為副統領。

老太太不知是喜是憂,顯然原先的禁軍統領,因皇帝遇刺未能提前防備而遭貶謫,孫兒因護駕有功平步青雲,可他肩上的責任也更重。

那之後,祝家啟正門設香案,供奉聖旨,祭告先祖,忙活了好一陣,勝親王府的車馬到來時,家裡正熱鬧。

扶意和韻之迎出來,先請郡主到內院一坐。

靠近內院,見老太太親自迎到門下,堯年趕緊上前請老人家不必多禮,可一抬頭,卻見慕開疆和閔延仕站在一旁向她行禮。

堯年已有兩日不見慕開疆的蹤跡,知道他在皇帝遇刺中負傷,此刻親眼見他好好地站在人前,沒來由的鬆了口氣,又見臉上兩道血口子才結痂,又無端端地擔心。

這樣古怪的心思,纏了她兩日,可她沒道理在乎那個成日裡跟蹤監視自己的人,堯年按下心思,對老太太笑道:“我來的正是時候,老太太,家裡可有喜酒吃。”

老太太笑道:“郡主年紀還小,可不敢多喝酒,待老身命下人擺席面來招待您。”

口中與老人家說著恭喜,堯年和開疆對上好幾回目光,見他下意識地別過臉遮擋傷痕,堯年便再也不看他。

大夫人親自過來,說今日家中有喜,郡主駕臨,自然要設宴款待,外人面前,大夫人依舊還是那高貴端莊的公爵府主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