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5章 衝鋒戰術 (第1/2頁)

第3745章 衝鋒戰術

奧魯米聯邦軍在短暫地停火之後,再次發起衝擊,這一次人數更多,而且採用了更加分散的方式。最近的敵軍距離他們的陣地只有三四百米的距離,數量像是比初次上來時要多了一倍。“三三制衝鋒戰術。”林銳不由皺眉罵了一聲。

這些奧魯米聯邦軍的衝鋒戰術明顯是經過系統訓練的,他們衝鋒的時候以散兵形態展開,並且每名士兵之間相隔五步距離。在紛亂的戰場上,既可以聽見指揮官傳遞軍令,同伴之間又可以相互呼應。而且,會根據戰場情況調整作戰隊形,衝鋒的時候有人負責壓制敵軍火力,有人負責用火箭筒摧毀敵方工事,目的在與分散敵軍注意力,快速靈活的攻破敵軍防線。

實際上衝鋒戰術,表面上看是利用人多衝擊敵軍陣地的戰術。但實際上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明白,在高射速的機槍出現後,這種密集隊形進行衝鋒意味著什麼。

指揮官也絕對不會傻到讓自己計程車兵頂著敵人的機槍和炮火,採用所謂的密集衝鋒戰術。

所以為了降低己方的傷亡,中國軍隊曾經根據低階指揮人員要注意分散兵力密度,避免被密集火力殺傷且要實現交替掩護進攻的目標,總結出了“三三制”戰術。

“三三制”顧名思義就是將部隊以班為單位分成3個戰鬥小組,每個小組有3人,一般情況下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領一個小組進行進攻。發起進攻時多個3人小組由班長透過口語、手語等方式進行分散進攻靈活指揮,理論上只需3個戰鬥班組成的一個27人的戰鬥群即可覆蓋800米寬的戰線。

這種“三三制”班組突擊戰術最大的優點就是當衝鋒方火力不足時,能夠避免因敵方密集炮火造成傷亡慘重影響戰鬥力甚至導致作戰失敗的可能,而且分散進攻能夠在多個點對敵人造成打擊。雖然各個小組的進攻互不干擾,但又能夠實現統一指揮,使得步兵小組之間的協同效能大幅提高。

解放軍成立之後,部隊領導就非常重視步兵的作戰戰術,認為步兵戰鬥應該圍繞著野戰而發展,在戰鬥中士兵們必須要運動起來打運動戰,在運動中殲滅敵人進攻時用眼花繚亂的穿插戰術,再加上側翼攻擊進行短促而迅猛的突擊。

不過“三三制”戰法的使用也必須結合實際的戰場形勢進行改變,比如在城市戰中我軍則一般使用的是由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形成一個小隊進行戰鬥。而且各種的戰術在敵人防守、進攻、撤退時具體的使用也不同。

林銳就是出身中國軍隊,而訓練他的銀狼米歇爾更是精通俄羅斯和中國的各種小規模戰術。實際上林銳的O2小組,也經常利用類似的3人小組進行突擊。所以林銳一看就看出對方使用的是類似中國的“三三制”衝鋒戰術。

這讓他微微有些驚訝,不過想了想之後也就釋然了。這些奧魯米聯邦軍,都是經過秘社武裝訓練出來的。這類戰術是基本的步兵戰術之一,雖然在一般的戰鬥之中已經不太常用。但對方指揮官,肯定也精通此道。

林銳都看出來了,將岸對此更是相當瞭解。在美軍與中國軍隊為數不多的交手之中,也曾經吃過這種步兵戰術的虧。所以他們曾經研究過這種戰術。在美軍之中甚至有一個更加專業的名稱:叫做離散型步兵衝鋒戰術。

將岸立刻用無線電通知前方部隊,“這是老式的離散型步兵衝鋒戰術。表面上看起來敵軍在做叢集衝鋒,但是當他們衝擊到一定距離,會立刻向兩翼展開。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人數看起來並不多。而一旦他們全部展開,步兵將會向著兩翼拓展衝鋒。通知側翼部隊,做好應對準備。準備好敵軍的大規模反撲。“

槍聲從單調開始轉為密集,那些奧魯米聯邦軍個個像瘋狂活動的螞蟻一樣湧動上了,向小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