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6章 大戰在即 (第1/2頁)

第4976章 大戰在即

打仗首先要最大限度的儲存自已,而儲存自已靠的是工事和掩體。

林銳要求部隊沿著乾涸的河床設立陣地。

步兵班陣地正面為三十至一百米,一個班領大約100米寬的正面就可以防禦200-250米寬的正面。

陣地內的工事一般是單人或雙人散兵坑,在開闊地單人散兵坑的間隔為十米,雙人散兵坑的間隔為二十米。在複雜地形上間隔分別縮短為五米和十米。

抓緊時間構築掩蔽部或掩壕。一般都由一個主陣地和一至兩個預備陣地組成,組織火力配系時,應保障步槍能從三百米距離、反坦克火箭筒能從一百五十米距離上實施準確射擊。

當然要擊退敵人,光靠掩體肯定不行,火力當然是更重要的,機槍是步兵班的靈魂,一挺輕機槍的火力相當於一個步槍班。

林銳等人將手中為數不多的M2機槍作為主要的火力點佈置到位。這些機槍的200發彈箱火力持續時間長,非常適合防守中攔阻敵人衝鋒,但十公斤的重量也使機槍手運動速度明顯慢過步槍手。

所以大部分重型機槍,必須設立在儘量穩定不需要經常移動的位置,作為火力機槍點。

而其他的輕型機槍,都只用100發彈包以提高機動力,以便在戰鬥的時候能夠迅速移動。

林銳手下的傭兵們全都是行家。他們所計劃設立的是標準的西方步兵班防禦火力配置。

步槍在中間,兩挺機槍在左右兩側形成交叉攔阻火網。班長和火力組組長控制榴彈發射器和步槍的火力封鎖敵人的接近路。殲敵區就可以把所有可用的火力集中到這個區域以期消滅敵人。

一個傭兵向林銳彙報道,“我們把火力點設定在那邊,當敵人平行於排的射擊方向運動時,班從前到後,再從後到前打擊目標。

我們之前在阿富汗就是這麼幹的,突出火力壓制作用,不讓敵人靠近才。這樣的話敵人就發揮不出人數上的優勢。”

林銳點了點頭,不過他並不同意這種方法,“你這種是美軍經常採用的標準戰術,但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就是要消耗大量彈藥。

我們可不是財大氣粗的美軍,沒有那麼多彈藥基數可以讓我們揮霍。而且敵人即便被壓制退縮,還會回來的。”

“那長官你的意見是什麼?”那個傭兵問道。

“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步槍在中間,唯一的機槍在左邊或右邊一側,強調側射斜射火力,以機槍斜射和步槍直射結合成交叉火網。

這種陣地構築方式,雖然也認為火力是殺傷敵人的必要條件,但也認為僅靠火力是無法消滅敵人的。

火力和不失時機的反擊相結合才能達成目的,這是和你不同的是地方。阻止敵人靠近,敵人回去以後還會再來,把他消滅在陣地前才是重點。

輕型機槍在一側就發揮出它的效能了,機槍手能隨時帶著機槍發動反衝擊,以猛烈火力從側翼打擊敵人正面進攻隊形或截斷敵人後路以求全殲。”林銳點頭道。

“我明白了。”那個傭兵點點頭。

“照我說的辦吧,這次全靠你們了。”林銳拍了拍這個傭兵的肩膀。

林銳一邊緊張地督促手下的傭兵們佈置陣地,一邊還得聯絡地方武裝部隊,瞭解目前的戰況。

這一次西撒哈拉地方武裝部隊,立功不小。他們以並不多的人數,成功拖延並且遲滯了大批恐怖分子。

但與此同時他們的損失也相當大。

他們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林銳的預期。

但他們也終於堅持不住了。

“還能不能再堅持半個小時?”林銳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