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2章 打擊氣焰 (第1/4頁)

第6062章 打擊氣焰

非洲大陸一直都象徵著美麗的風景和富饒的礦產,黃金更是這裡引以為豪的資源之一。早在中世紀時,穆斯林商人乘坐駱駝,穿越撒哈拉沙漠,只為前往傳說中的黃金之國—西非的馬裡。

而在歐洲,也廣為流傳著諸如黃金板凳之類有關非洲的神奇故事。甚至獨立之前的迦納,還有“黃金海岸”這樣的稱呼。黃金,成為了古老的非洲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然而與此同時,開採黃金也讓非洲人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殖民地時代,黃金帶來了裝備著大炮和火槍的西方殖民者。而在獨立後的當代社會,黃金和其他一切可以賣出高價的資源一樣,撕裂著許多普通人得生活,乃至生命。

“滴血的黃金”和“滴血的鑽石”,“滴血的橡膠、天然氣、石油”等一樣,構成了非洲戰亂的永恆主題。

王瑋琪的賓館開在市區坑坑窪窪的公路邊。約十五間客房,每天晚上,旅館天井都會停滿日本皮卡和越野車。這裡大部分都是些中國人。

“我這是小本買賣。”王老闆很謙遜。不過,她雖然年輕,儼然已經是當地的華人首領,這個賓館只是她眾多副業中的一部分。

第二天早飯後,她就帶著林銳等人出去轉了轉。雖然有多個金礦被僱傭兵佔領,但至少還不是全部。

這些小金礦很骯髒甚至醜陋。而且已經過了它們最輝煌的時代。據王瑋琪說,在最輝煌的時候,這裡誕生一名百萬富翁的平均週期,只需要16天半,而且是美金。

因為中國人掙錢太多,本地的賭場不夠用了。這裡原本有4家賭場,王瑋琪瞅準時機,又新開一家場子,距離她的賓館不到10分鐘車程。

這裡的賭場多由她的人控制,並且壟斷了中國男人的夜生活。晚上7點剛過,旅店天井裡的汽車就集體轉移到了賭場門口。

王家在當地頗有威望,因為王瑋琪的父親是最早的一批中國投資者。那時候內戰還沒有平息,他們舉家冒險來到這裡。

最早就是僱農民拿個鐵鏟啊,拿個鎬啊,打個洞,在地下挖礦。在過去十年裡,中國人很快取代了其他人,佔據了當地的礦產市場。

那時大概是上午10點,正是一天最忙碌的時刻。兩位工人搬著礦石到磅秤上;在他們邊上,一砣砣銅綠色的石頭散在地上,赤身工人揮舞榔頭砸向它們;四名衣著鮮麗的本地女性,蹲在地上,從砸開花的礦裡挑出碎石;兩名礦工把碎礦攏到編織袋上,抬進牆角。

林銳等人跟了進去,那是一個洗礦池,工人扯著編織袋的角,將礦石在渾水裡來回篩了八趟,直到沖掉礦石上的泥。

儘管忙碌,卻井然有序,彷彿一切都在王瑋琪的掌控。當然她之所以能掌控這裡,是因為權勢,也是因為她手下的護衛們,拿著AK47牢牢地守衛在附近。

雖然是金礦,但是普通人卻承擔著“資源詛咒”的惡果。王瑋琪告訴林銳,“在當地,教師的工資一個月不到100美元,士兵的工資不到70美金,買食物都不夠。”他們似乎活在與中國人隔絕的空間裡。

但是也正因為這樣,士兵和警察經常來這裡索賄。整個制度、管理,乃至整個國家,都不是很健全。他們這些人想要腐敗,要從這裡得到錢。

“看來,你在這裡經營得也不容易。”林銳點點頭。

“反正是兩種經營方法,一種是用很正規的方式;一種就是用勢力、用關係的方式。兩種同時做。哪裡有國家不收稅的?所以你到哪裡都得正規,再加上關係。再這麼腐敗,畢竟還是一個國家,還是有這些執行部門的。沒有,這些國家都廢了。

我們也做習慣了,覺得其實還簡單。講清楚,他要多少錢,你也正正規規,拿了給他就行。”王瑋琪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