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接應失敗 (第1/2頁)

第1405章 接應失敗

降落傘緩緩飄落,林銳努力保持著正確呼吸、依靠雙耳分析氣流、然後調整身體各個部位、使身體處於平衡狀態。一流的跳傘者必須懂得依據氣流情況、保持開傘姿態、根據氣流控制好自己的主傘,還得懂得主傘切割、備副傘的正確使用時機。

軍事跳傘不同於民用和娛樂跳傘,最為突出的是軍事跳傘要求跳傘者儘可能以高速度著陸,以躲避來自陸地的襲擊和埋伏,為己方爭取足夠的反應時間。而著陸速度又必須考慮到人體所承受衝擊的能力,因為一個很小的損傷就有可能使士兵失去戰鬥力,甚至影響到其他戰友和整個戰鬥任務的完成。

因此,在軍事跳傘著陸中,必須依靠特殊的著陸姿勢來保證在高速落地衝擊時不發生損傷。自從軍事跳傘一出現,各國空降兵部隊就對跳傘著陸姿勢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普遍採用滾翻式跳傘著陸姿勢。

但是,與大多數國家不同,中國和前蘇聯一些國家採用的是半蹲式跳傘著陸姿勢。半蹲式跳傘著陸姿勢要求在未著陸時下肢成半蹲姿勢,做到“三緊一平”,即兩腿彎曲,並將膝、踝關節、前腳掌內側靠齊夾緊,腳掌與地面平行。

其主要特點在於在初始接觸後主動地大幅度彎曲下肢關節,透過延長緩衝時間和增加緩衝距離來減小衝擊過載和預防潛在損傷。

其中的“三緊”是為了保證雙腿可以同時承受衝擊,避免單獨承載而造成損傷,這項要求與1943年6月美國根據調查對滾翻式跳傘著陸方式做的改進一致,據信有助於使肌肉維持良好的狀態,可以減少損傷。

“一平”是為了保證自始至終人體與地面接觸都有最大的接觸面積,這與澳大利亞的滾翻式著陸中的要求類似。

國際上一般認為採用側滾翻式姿勢著陸時對身體各節段的衝擊過載,比採用半蹲式著陸時的值小得多。當使用滾翻式著陸時,下肢各節段及其關節呈旋轉運動。

這種運動有利於改變肌肉和韌帶等彈性材料貯存的應變能,使其吸收衝擊能量的能力增強,發揮較大的緩衝作用,使各節段承受的衝擊過載減小。因此,從減小人體質心、足部和各節段承受的衝擊過載看,在跳傘著陸時,採用側滾翻式優於半蹲式姿勢。但也有研究指出半蹲式的方式優於翻滾式。

所謂新手怕出艙、老手怕落地,這是關於跳傘的一個名言,落地姿勢的正確與否非常關鍵,其實各國都有不少傘兵會因為一時疏忽而摔斷腿。林銳的落地姿勢就是標準的半蹲式落地,快速,迅捷,但是承受衝擊略大。

他落地之後快速解下了降落傘,舉起槍檢查了一下週圍的情況,然後看了看GPS定位儀上標註的集合地點,他偏離得並不算遠,但是有幾個隊員落的較遠些。他一邊透過通訊耳機接受隊員的情報,一邊快速趕往集合地點。

“附近安全,我們正在趕往集合點。”謝爾蓋的聲音在耳機內回答道。

“很好,其他人如何?”林銳繼續問道。

“沒有問題,我和酋長、香腸在一起,正在趕往集合點,隊長。”餅乾回答道。

“好吧,我們集合點再見。”林銳趕到集合點的時候。將岸和葉蓮娜已經到了,他聳聳肩,“你們比我還快。”

“我十七歲的時候就是跳傘俱樂部會員。至於葉蓮娜,她可曾是俄羅斯的專業運動員。”將岸聳聳肩,“並不是任何事情,你都能領先我們的。”

林銳搖搖頭,“聯絡柯本。問問他,我們的援助什麼時候到。”

將岸點點頭,按著耳機聯絡技術部的通訊官柯本,“嘿,柯本,我們已經抵達了預定地點。是的,比預計的提前了半個小時,那麼我們的援助什麼時候能到?”

柯本的聲音有些無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