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章 石丸劍丸 (第1/2頁)

好書推薦: 特豔攻略

646章 石丸劍丸

A ,最快更新網遊之最強醬油哥最新章節!

歷經大半個月的努力,心力交瘁的時八終於成功製造出一個看起來勉強有點像玄武的東西。紋理粗糙,鼻子坍塌,身上到處坑坑窪窪,這些,時八都無力處理了。看著腦袋偏大,蛇身偏粗,腿腳偏短,但大體上還不算太走樣的玄武。時八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黃承彥看了這隻“玄武”一眼,只說了一句話:“砸了當石兵吧!”[]

時八這一次沒有聽從。而是鄭而重之地將之收藏了起來。

作為歷次作品中殘缺度最低,完成度最高,同時也是最後一次機會做出來的作品,時八覺得,它具備收藏的價值與紀念的意義。

這是最後一次的作品。因為黃承彥在此期間內,不緊不慢雕完了其他三神獸,最後將玄武也雕了出來。

也就是說時八忙乎大半個月,除了給自己增添一大堆罄雲碎石和僅存的最後一件紀念品之外,再沒作做其它貢獻。

而這半個月,黃天島上的每一個人,都在小心細緻而充滿激情地忙碌著。黃天之島,不論表面,還是內部,每一個,都大變了模樣,等時八苦雕半月,收工出來時,已經有些不認識這座天之島嶼。

不過,已經沒有時間容他細細觀看,黃承彥緊隨其後出來,輕咳一聲,領著時八,一步一步,慢條斯理走到島上正中的小山脈的主峰峰頂。

嶙峋的孤峰,山石料峭,每一片石面,都在天風的修減與雲霧的滋養中,煥發著凝雲仙玉的光澤。

由於小塊的碎石都自然而然被風吹走,所以島上的事物,山脈也好,大地也好,都是一個整體,時八他們腳下的山峰,就是連著整體,稍稍凸出的一塊大石的一角。尚未被風與時間磨平的稜角。

站在稜角的尖上,舉目四望,遠近的景色,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盡入眼底。

黃承彥自袖中,掏出一枚小石,迎風一晃,變作一個常人大小的雕像。

時八第一次見到黃承彥露這一手時,還有些驚訝,後來才知道,這不是點石成兵術,只是點石成兵術的一項小小的輔助技能而已。

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一塊大石用心祭煉,煉成很小一枚,待到需要運用時,再將之放大。

一經解釋之後,時八頓時想起,此術的末流,在南宋時空中,還有流傳來著,而且流傳得還蠻廣。那些行走江湖的術士,基本上都會來這麼一手。(這裡可以參考《濟公全傳》,那裡面的道士,真的有好多都會這一手。)

但是南宋的那項技術,祭煉需要花費長年累月的功夫,而祭出來的大石頭,除了重量重一些,偶爾可以砸砸普通人,碰到高手,都是不怎麼管用。對玩家來講,與其花費時間學習這等雕蟲小技,不如拿這時間去煉製劍丸。

劍丸就是飛劍。大體上,也是把大劍凝鍊變小的功夫。很顯然,同樣是凝鍊變小,煉石跟煉劍的差別,就是劣石跟寶劍的差別。

所以除非實在是窮得毛都不剩一根,或者有“立志學習天下所有奇技淫巧”之類的強迫症,不然實在沒玩家舍飛劍(劍丸)不煉而去煉飛石(石丸)。

但從黃承彥的表現來看,他凝鍊他雕出來的那九尊神像,並沒有花費多少功夫。時八雖然忙於雕石,沒怎麼注意,但既然沒注意到,顯然就是黃承彥隨便花點功夫,在雕石的空檔,就把石雕煉成了小石丸。

這倒也頗符合時八的平衡觀:這才是真正的煉石術!石丸的威力既然比劍丸差了這麼多檔次,那麼根據投入與產出成正比的平衡觀,石丸的煉製成本(主要是時間成本),怎麼看都不應該跟劍丸的時間成本處在同一個檔次。(雖然是幾年跟幾十年的差別,但終歸都是以年為單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