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瘋子的遊戲 (第1/3頁)

姚遠隨手開啟cdS合同ppt檔案,這才開始進行講解。

“在華爾街的很多投資銀行,為賺取暴利,往往會加很高的槓桿炒作,一般是二十倍到三十倍的槓桿”

“如果這家投資銀行的資產是30億美元,加三十倍槓桿就是900億美元,有些投資銀行加的槓桿更高”

“cdS合同就是為了規避槓桿操作的高風險,方才產生的一個怪物,說白了就是把槓桿投資拿去做保險”

“這種保險就是cdS,是金融衍生品的一種,而且是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品”

就在他講解的同時,大家也在看投影螢幕上的相關介紹、以及圖示。

聽到這裡,周主任不禁插了幾句進來。

“姚遠說的沒錯,華爾街做金融衍生品投資的這些傢伙,全都是瘋子!”

“高達30倍的槓桿都敢加,就這還不滿足,不是瘋子又是什麼?”

其餘幾人都贊同地點了點頭,顯然深有同感。

姚遠輕聲笑了笑,繼續接著說道:

“30倍的槓桿?這只是個開始而已,後面還有更加誇張的呢,下面我就介紹一下cdS合同的交易邏輯”

“假如銀行A有30億美元本金,加30倍槓桿,就可以拿到900億美元投資,為規避槓桿風險,去找機構b”

“這個機構b可能是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A跟b達成協議,由b給A做信用違約保險”

“條件是,A每年付5千萬保險費,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A沒有違約,這筆保險費b就白拿了,假如違約,b要為A賠償”

“A如果不違約,依據5%利潤率,轉手就能賺45億,拿5億做保險,還能剩40億,相比30億美元本金,利潤超過百分之百!”

“如果違約,反正有b來賠償,看上去是一筆只賺不賠的好生意”

姚遠舉例說明的同時,投影大螢幕上也出現了一張投資關係網狀圖,看上去清晰明瞭。

透過這張網狀圖,即便不是經濟金融專家的丘秘書和周主任,也能很快看明白各層投資人之間的關係。

看著這些簡潔明瞭的ppt檔案,會議室內眾人都讚賞不已。

但大家都沒出聲,而是繼續看著姚遠表演。

“b也不傻,他會做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機率很低,只有1%,如果做100份這種cdS合同,就有500億美元利潤”

“即便有一兩家違約,也只用賠付幾十億上百億而已,還能賺三四百億,這種暴利沒人能拒絕,A跟b順利達成了合作”

“接下來,b為了轉嫁風險,會把這些cdS合同賣給c,每份合同作價2億美元,轉手就賺200億美元,而且沒有風險”

“這相當於c花200億美元買了300億美元保險金,並承擔保險責任,但c並不想等到10年後再收300億,而是想立刻變現”

“於是他把這批cdS合同放到市場上,折價對外出售,看到有利可圖,d又衝上來接盤”

“如此迴圈往復,這批cdS合同被不斷反覆炒作,層層加碼,以至於漂亮國的cdS市場規模已高達62萬億美元”

會議室內其他人全都聽傻眼了,也驚懼不已。

“華爾街這些玩金融衍生品的傢伙,真是一群瘋子啊!”

丘秘書不禁發了句感慨。

聽到這話,姚遠贊同地點了點頭。

“可不就是一群瘋子嗎!在這一連串cdS合同交易中,AbcdEF……都賺了大錢”

“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漂亮國次級房貸,次級房貸的利率卻很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