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7章 天數 (第1/2頁)

手機訪問:m.54kanshu.com

“呵呵……當年那九位無上之仙鑄九鼎而新啟九天,無數仙家不是尾隨他們證道,便是甘願轉世而隱落入九天之下,而總有一部分仙家既不甘於聽從這些無上之仙的勸說,也不願意轉世居於九天之下……故而想到了九重天本就存在的超級道基,這些道基在某個地方就如同沉痾痼疾難以去除,縱然是九鼎將其封印,也不能將它們徹底消滅,所以,除了我們北辰氏的諸仙,連同這居方氏一起就秘密商量出了一個辦法,就是證道於此間挑選好的道基之中,靜候再次開天之時,這也就有了我們祖先們藏於幽處,又落下這明地的開端……”老太淡淡一笑,似乎已經看淡了這些事情,並且說出來恍若是講一件無關的故事一般。

這可讓一群北辰氏瞪目結舌,一時間都震撼得不行。

“那如果說我們就是和居方氏一樣的存在,不應該是藏於幽處的麼?”

“是呀,為什麼又有了明處?”

幾個弟子不甘心的問道,這幽地隱約在他們心中就成了強大者居住的地方了,畢竟他們的神,也就是居方氏的先祖也在上面。

“秘典中記載,當年大家為了想方設法潛伏於不容易被九鼎吞噬的道基宇宙,著實費了極大的功夫去調查,後來選中了好幾個可堪大用的道基,所以大家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而證道其中,當然,多是各家選擇自己相近的道基證道……其中不乏有血魔天,還有我們神意天,也有幽皇天、三乘天……這些,都是各位無上之仙篩選過後,又棄之不用的道基……”老太安靜的坐在那講故事,卻說出了我很感興趣的歷史。

“這九位無上之仙鑄鼎後開啟瓊天玉,隨後都以各大道基證道,有些既成八極道基,有些是七極道基證道後另有機緣,但都屹立於所有證道仙之上,那為什麼就沒有其他證道神意天或者三乘天者上去證道成功的?而這些證道道基,似乎也有高低之分,不知道秘典中可有描述這些?”我問道。

“仙尊問的好,其實這也是我們這些後背門百思不得其解,也無法感悟參透的地方,不過老嫗參考多年秘典,也算是有了一些參照,這些無上之仙皆與我們不同,他們皆有個公共點,既出身非富即貴……呵呵,元祖仙開天闢地,化作無數的濁氣形成混沌天,而其生機成就萬億生靈,這些生靈有生而至尊者,亦有生而蜉蝣者,乾坤上下便是如此簡單而不公,至於那些無上之仙……又有哪一位不是生而至尊?當然,世上生而至尊者仍然不少,但氣運又有不同,所以即便是生而至尊,亦需要與之共鳴之數……好比居方氏和我們北辰氏的祖先,即便是生而至尊,卻無共鳴之數,最後只能落得這般而已……”老太笑吟吟的說道,卻不見有絲毫可惜之處。

我連忙又問道:“世上生而至尊者確實很多,畢竟是元祖仙的骨血生機,這點我是知道的,但這共鳴之數卻是什麼?”

“共鳴之數,便是天道之數,其數共有十二,最高者為一數,既一理為道的至尊數,它是無摻雜任何道之天道。”老太寫了一個一,隨後又說道:“此道為天道道基,即便生而至尊者都絕不可得此道,因為此道僅僅是一切之源頭,為無上天道,即一切天道的至尊……而次之是二數,二數者如兩儀、如乾坤、如二氣、如因果,得此道者皆未曾聽說,元祖仙便在此道之中,此為天道至尊之下,至於三數,那便多了,如三太之太初、太素、太始;三才之天、地、人;三天之清微天,禹余天,太赤天;三境之玉清、上清、太清;三皇之天皇、地皇、人皇……等等,而得此數便可得無極之天,如那些無上之仙中便有得了太清境、玉清境、上清境者……仙尊想來亦是瞭解了的。”老太平靜的談論起連我都震驚的天道來。

這秘典涵括無極,竟有浩瀚無垠的道之根源,也讓我頓時心馳神往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