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一筆分紅 (第1/3頁)

第二天開始,黃元開始大把撒錢,反正總投資的三分之一由百人團承擔,大大降低了他的資金壓力。他現在要爭分奪秒把架子拉起來,他不敢拖,雖然達成了協議,誰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出意外。

南門鎮另一大勢力,劉家窩棚沒有參與此次事件,如果他們當時也跳出來,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劉家窩棚站在場外看戲,其實就算幫了黃元大忙。除了劉家窩棚,銀光城的態度也是一個巨大變數,城外新建街區,銀光城的態度是什麼,黃元吃不準,他不敢賭,所以要儘快造成既定事實。

勘探規劃早已經做出來了,最大的施工量是挖掘工作,他們需要將街面挖開,鋪設給排水管道,這算是街區最大的公共設施。再有幾天,地面可能就挖不動了,所以省不了錢。

以一天1銀元的價格,大規模招工,窩棚區有的是壯勞力。技術人員,得益於跟百人團合作,可以就近聘請兩大工務所的技術人員,甚至直接借用他們的一些特殊工具,比如電焊機等。城外不通電,但電焊機有自備的發電機。

僱傭了一萬人施工,僅僅用了十天時間,就將一條長達十三里的長街地溝挖開,開始緊張組對、焊接管道。

河邊的巨型水塔也在抓緊時間修建,吸取了舊街區的教訓,水塔建造的規模很大,沿著河邊一字排開,長度一百米,高度八十米,其實本來計劃是百米高度,還想借此彰顯實力,但出於不刺激銀光城的考慮,削減了高度。

水塔建成之後,將有能力為舊街區補充用水,甚至可以直接取代舊街區的小水塔,拆除胡屠戶肉鋪旁的舊水塔。不過水塔距離河邊有一段距離,留出了三十米的空間,目的是給將來建造沿河碼頭預留出空間。

半個月後,水塔和管道基本同時完工,距離水塔最遠的街道最西端的自來水管道噴出水柱,證明了第三街成功完成給水作業。邀請來了胡屠戶等十幾個百人團中的外圍人員到現場觀摩見證,黃元當場宣佈,街區地皮可以開賣了,有意者可以跟他接洽。

之後幾天,有意者很多,掏錢者寥寥。畢竟一條新街,不管預期多美好,到底能不能做成,誰心裡都沒底,沒人會此時就砸下重金在空蕩蕩的一塊地皮上置業。

第一個開工的,並不是本地人,而是來自東門鎮的黃家。也就是黃元他家,這是一個空子,當時白紙黑字簽署的協議上寫著,第三街的房子不能賣給街區以外的人,可這是地皮,不是房子。但引起了百人團中一些人的微詞,他們派人叫黃元去茶樓講理。黃元當堂拿出一份契約,是他跟他爸爸簽署的租賃合約,原來他沒有賣地皮,也沒有賣房子,而是出租了這塊地皮。租期十年,到期後,如果無法續租,地上建築連同地皮,一併收回。

可以說這是一份十分苛刻的租約了,如果不是對這裡有絕對的信心,是不可能簽署這份租約的。但聯絡到租客是黃元自己家,不排除老子花錢捧兒子的因素。

出租並不在協議中,即便是協議,也允許出租房屋。所以黃元的做法怎麼看,都沒有違反協議。

黃家開建的並不是住宅,而是庫房。臨水而建,位於第三節最西端的水溝旁,一邊靠著第六大道,一邊面向第二街後面的大水溝,一旦水溝溝通了南河,這裡將是距離街區中心位置最近的水路,黃家經營的糧食可以直接在這裡上岸,然後運往兩條大街,也可以透過第六大道賣到窩棚區。

有了黃家的示範作用,黃元又透過自己的關係,拉攏到了一批東門的富商大戶,在這裡置產興業。金樂終於拿到了第一筆分紅,來自預付的第一筆租金。

“咱倆好好算算賬。總共收租1萬金,你佔一成乾股,所以可以分2千金。”

金樂疑惑:“你數學跟體育老師學的?”

黃元納悶:“沒錯啊。你看,我們完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