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電影化敘事最終幻想 (第1/2頁)

好書推薦: 娛樂韓國

勇者鬥惡龍如果是日本國民級遊戲的話。

最終幻想那就是世界級遊戲。

具體什麼原因竹遊星說不上來,但是國外的確實對最終幻想接受度更強。

或許因為最終幻想的故事背景中摻雜了更多符合現代審美的一些科技元素吧。

比如說類似於蒸汽朋克的風格,又或者是帶著現代化又帶著魔法的超時代科技背景。

在文化科技大幅度提升的年代,這種科幻的風格遊戲或許也更加討喜。

不過最終幻想第一部的風格還並不是這樣,只是在後來才有所改變。

勇者鬥惡龍如果是一個關於勇者傳說的大團圓故事的話,那麼最終幻想往往更黑暗一點,這也讓最終幻想更加成人化,也算間接的擴大了一點點人群受眾。

在前世,最終幻想是其當時公司史克威爾的最後賭博之作,如果不成功,那這個公司估計當時就要解散。

所以他們那個時候多少有點破釜沉舟的意味,想要打破常規,最後在第一部拼了命的嘗試出名為電影化敘事的遊戲風格。

在FC上實現電影化敘事,這聽上去很匪夷所思,當然肯定不可能是真正像是電影的畫面,甚至連古早動畫都比不上。

但這也算是開了一個頭,樹立最終幻想的標杆之一。

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最終幻想裡的主角不再是完人,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靈魂。

他們有著自己的苦難,比如遭受黑暗與光明的折磨,或者是自身性格有缺陷等等。

這和現在角色扮演遊戲裡主角都是神和啞巴完全不一樣。

現在的角色扮演遊戲裡,這個世界的人都還在拙劣的模仿自己勇者鬥惡龍以及塞爾達傳說,下意識的就把主角都設定成了啞巴加上接近於完人的角色。

勇氣無雙,有著強大的體魄,面對任何敵人都能一往無前,幾乎不會退縮,簡直就像是真正的神明一般。

但從最終幻想開始,主角就擁有了更多性格,也真正的說起話來。

其實這樣有血有肉的角色反而更容易讓人記住,這或許也是最終幻想能在世界風靡的原因之一吧。

然後,就是那經典的遊戲繪畫風格,以及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水晶序曲音樂。

後世不論怎麼變奏,總是會有獨特韻味的音樂。

在日本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說法。

七分的電視劇十分的主題曲。

如果主題曲足夠動聽,也同樣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們下意識的去看看電視劇怎麼樣。

然後七分這種及格線的電視劇就能因此獲得額外的助力,讓收益提升。

電子遊戲對於音樂的需求其實同樣很大,但遺憾的是紅白機本身效能就擺在那,想要做點好的音樂都是個問題,最後就只能用8BIT的獨特音樂譜曲方式來幫助遊戲機演奏了。

但等到超級任天堂SFC出現後,這款效能提升很多的遊戲機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竹遊星剛剛組建完這個第五遊戲開發小組,就立刻讓他們去想辦法找到一位足夠優秀的音樂家,以及一位知名畫師。

至於遊戲的籌備工作,完全可以先放在一邊,等先把畫師和音樂家找到再說。

竹遊星對這個世界不夠了解,畫師他還能想想辦法,但到底什麼樣的音樂家合適,他就真不好說了。

不過他提前將水晶序曲的譜曲抄寫了下來,還有陸行鳥之歌,這兩個最終幻想音樂最標誌性的元素。

不論怎麼樣,這兩個音樂是絕對不能少的。

帶著竹遊星安排的任務,遊戲開發小組成員就像是遊戲裡接受任務的主角一樣,興致勃勃的開始跑出去尋找自己心中認為合適的畫師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