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影響力增加了? (第1/2頁)

好書推薦: 特豔攻略

1997年,一月,利爾達時任CEO宣佈辭職。

而他辭職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各種糟糕領導行為。

將大部分資金抽調走去開發新的遊戲機,導致老款遊戲機得不到持續的維護。

這種不當的管理行為給公司帶來嚴重損失,所以這個創辦了利爾達的CEO必須辭職,不然將無法對股東交代。

這些,都是對外公開的新聞與資料。

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原因。

竹遊星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知道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糟糕的遊戲陣容。

利爾達毫不保留的接收那些垃圾遊戲,就連蘇瑞電子現在都不做這種事情了。

他們給了垃圾遊戲的生存土壤,當竹遊星主要針對那些垃圾遊戲公司時,利爾達自然也被嚴重波及。

那個CEO應該也是發現了這一點,但和自己這邊不同的是,那個利爾達的CEO並沒有在公司佔據絕對主導權。

利爾達CEO在創辦公司的時候為了快速發展,只能將大部分股權賣給其他人,這樣他們才能如此迅速的成長,成為米國市場第三大的電子遊戲機廠商。

可是這樣也有一個很嚴重的弊端。

那就是一旦有什麼失誤,他這個創辦公司的CEO就會被無情的踢出去。

資本根本不會給一個人第二次機會,他們只會以銷售成績論勝敗。

在米國市場,這其實也很常見,竹遊星對於米國市場的這種環境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

利爾達的那個CEO更像是一個躺槍的人。

當這個CEO辭職後,利爾達立刻宣佈將會重新整頓公司內部,並且加大老遊戲機的宣傳,至於那臺已經宣傳很久的手機型掌機則被安排在了次位。

當然他們也不會放棄,畢竟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只是因為自己對那些垃圾遊戲的攻擊,他們現在那個手機型掌機上還沒有什麼像樣的遊戲。

在利爾達之前的CEO辭職前,他還稍微主導開發了三四款手機型掌機遊戲的開發,他一辭職,那些遊戲的開發進度也都被暫時放置,新上任的CEO甚至還打算直接將這幾款半成品打包一下跟著手機一起賣出去算了。

到現在為止,利爾達的股東層還是將電子遊戲視作為一個實體資產,而不是數字資產。

從一開始,他們的方向就錯了。

竹遊星知道這是米國這邊不可控的發展趨勢導致的,前世原本的世界裡,米國最初雅達利時代也是同樣如此,他們當時甚至還會大言不慚的跟遊戲開發人員說他們和公司裡打掃衛生的人地位沒什麼區別,十分的冰冷無情,將創作者貶低到無可附加的程度。

他們只有吃過幾次慘痛的教訓才會真正意識到遊戲本身的價值。

這個竹遊星管不了,他也不想管,剛好自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再次擴大自己的遊戲機在米國的影響力。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日本地區卻炸了鍋。

‘日本公司戰勝了米國人!征服了米國市場!我們是主宰者!’

‘來自日本的傳奇年輕人,暴打了米國人,他是我們的驕傲!’

在後世,這些標題幾乎就是網路中十分常見的軟文。

而現在直接出現在了各大報社的主流報紙上。

光是標題就十分的博人眼球。

一個日本的公司征服了米國市場,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

這大約就相當於是爽文一樣。

一直以來日本都是米國的小弟,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日本的大部分民眾還是很不甘心,他們一直都很期盼著能出現一個救世主一樣的人,帶領他們去征服米國。

當然,這等於是痴人說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