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利益之分配 (第1/2頁)

算了,江凡搖搖頭,這些事以後慢慢考慮,當下還有許多事需要考慮。

“我聽說,戰事快要結束了,你覺得最終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江凡問起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女帝面色平靜:“一場利益的戰爭,最終的結果,無外乎利益的分配。泰嶽已經確定正式出面,剩下的事,更多在談判桌上。”

“魏國已經拿到了該拿的,應該不會出現在桌面上。”

“會。”女帝卻斷然道:“以調停者的身份,畢竟泰嶽博弈中,也有他們一份。”

江凡恍然:“也是,可夏國呢?若是按照陰公子的想法,夏國想要的寧州要塞,很可能落在楚國手裡。”

女帝搖搖頭:“不會,楚國明白,夏國的撤兵是一定要付出相應好處的,即便司馬荊當真如雲秋計劃,全面投靠楚國,寧州,也會落在夏國手裡。”

“但名義呢?夏國以什麼為名討要寧州?”

“非常簡單。”女帝道:“經過楚國。”

江凡一愣,迅疾反應過來,不錯,楚國先拿到寧州,轉手送給夏國,的確簡單的不行。

虧自己還一直琢磨這事兒,看來論政治眼光和敏感度,自己和女帝的確有巨大差距。

“那麼楚國最終會如何?”江凡很想印證下,自己對這個主要發起國的判斷。

“勝者為王,楚國只要肯答應停戰,條件很容易談。不過依朕看,你那位陰公子給指了條最佳路線。”

江凡心中一動:“你是說,司馬荊投楚,楚國以司馬荊治晉南,軍政分開?”

女帝點頭:“天才的想法。好處盡在楚國。”

江凡輕輕噓口氣,這次和自己猜測一樣。如此,好處至少有四。

其一,晉人治晉,司馬荊本來就是老晉王嫡長子,要身份有身份,又熟知晉國國情,由他來治理,不會激起太大反彈,避免天天去滅火。

其二,晉南西靠夏國,和夏國之間的問題矛盾自然由司馬荊出面處理,楚國不出面卻又實實在在做主,何樂不為。

其三,不出錢,不出力,還能讓晉國始終處於南北相抗的動亂狀態,晉國國力會持續不斷的消耗,將來楚國若再動刀兵,晉國無力抵抗。

其四,對泰嶽足以交代,不論怎麼看,楚國都是把晉南交還給了晉國王子,誰也挑不出毛病。尤其司馬荊曾宣稱自己是為父報仇引楚軍入境,那麼楚將晉南交給司馬荊名正言順。

當然,實現這一切最根本的在於軍政分開,軍權在楚,司馬荊只有政權,給他個有名無實的晉南王足矣。

而對於司馬荊來說,這是眼下最能保全自己的辦法,他當然不想失去軍權,可惜,按照最初設計,晉南四州之力根本無法和回過勁兒來的晉國相抗,最終的結果不是逃亡,便是去死。無論哪一個都不能接受。

得了晉南王,雖然自己知道有名無實,但別人不知道啊,而有了這個基礎,他自然可以運籌更多,包括招攬以前的勢力,拉攏其他權貴。尤其在司馬荊看來,晉南說到底都是晉人,只要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慢慢運作不愁沒有重新崛起的一天。

“僅此一事足見其才,有朝一日你統軍,此人堪為軍師。”女帝的一句評價,讓江凡心中微驚。

不過江凡覺得自己統軍簡直沒戲,所以也就聽聽罷了。

“唯獨苦了晉國,這是一場眾人皆大歡喜,唯獨晉國獨自落淚的戰爭。”江凡嘆口氣。

女帝沉思片刻,卻搖了搖頭:“也未必……”

江凡一愣:“三國瓜分,晉國失去兩成國土,千萬百姓,在泰嶽那裡的地位也大為衰弱,怎麼說未必呢?”

“看似如此,但凡事皆有兩面。集權,革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