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大周的另一層用意 (第1/2頁)

好書推薦: 花姑子之陶色劫

其實有時候,江凡也忍不住想把自己的來歷跟最近的人,比如老傢伙唸叨唸叨。但屬實說不清楚。

而且他也有種隱隱約約的感覺,或許——這種認知能有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所以此番蒙毅出征,我給他們配上了新型甲冑和兵器,便是為了正式試驗成果,想必對手會大吃一驚。”

張之陵道:“驪山武備至強,單兵至少可以提升三倍戰力,百渠此番……慘嘍。”

“十二坊明年初可以全面大量投產,三年不只是武備可以更換,農業、建築業、商業等也會有一個長足的進步,秦國的社會形態必將隨之發生巨大變化,我們要做的,就是準備好迎接這一切,並推動它有條不紊的發展。”

江凡這番話,倒是得到三人一致認同。

“唯獨十二坊現在要極度保密,這是秦國爭霸天下的秘密武器,還不適合向其他國家推廣。”

張之陵道。

老公輸道:“老張啊,看不出來,你這個心懷五國的五國之相,在這件事上倒很明智。”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若這些公佈天下,就無法拉開技術差距,何必給自己製造難度。老夫不是不想讓天下人都能用上瓷器,不是不想讓所有農人都用上新農具,不是不想讓天下人吃飽穿暖,然時機不可啊。”

女帝微微頷首:“多謝宰輔理解。”

張之陵卻笑笑:“老夫理解與否,不重要,畢竟這些都是那小子的,也只能聽他的。”

江凡吞下最後一塊腰子,擦擦嘴:“十二坊就這樣了,糧食眼下更重要。明年開春,可以大面積開始育種,一年之後,當可大面積種植,不過要在驪山郡,若驪山郡不夠,可以再多劃些地盤,糧種要嚴加看管,這與十二坊的技術保密一個意思。”

劃定種植區的想法老公輸和張之陵都知道。對這件事,除了女帝之外,兩位老者都有些遺憾,可惜,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糧草,保密同樣沒有錯。

幸好他們都相信,一旦天下一統,這些都會隨之推行天下。

“明日朕要去參觀學院和總督府,最後一日,再去看糧食,朕要仔細看看這些世間珍寶。”

“也好,老夫先跟陛下講講學院和總督府的事,明日參觀也好有個準備。”張之陵緩緩點頭道。

張之陵敘述的簡單,卻很有條理,主次分明,不多時已經將兩者訴說清楚。

女帝也算有了個初步印象。

“若依總督所言,這學府太重要了。”女帝一眼就看明白,這所驪山學院,實際上是江凡的親傳弟子,要繼承和發揚他的科學道。

一個江凡就如此了不得,若是五百人,或者將來更多人呢?

“不錯,學府之重,在我看來不下於糧食,更是千年大計。一個人也許能引發變革,但真正改變天下,是要靠更多的學子。”

老公輸也道:“學院因材施教,不是每個人都如這小子一般全才,但分門別類,術業專精,反而更有利於學識推廣和傳承。”

女帝點頭,剛才聽張之陵介紹,她已經知道,除了基礎知識和思想教育之外,學院已經開始採取專業化教育。比如有人喜建築,有人喜鑄造,有人喜農耕,都可以選擇重點專修。

“此學府不同於世間所有學堂,只學習禮儀道德文章,乃真正的學問聖殿,學子可以真正成為有用之才。”張之陵毫不掩飾的誇讚。

當初他來到驪山學院的確震驚非常,待到理解這一切,簡直感慨非常。

“小子曾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夫初時也不過覺得縱有見地,也不過少年人聊發宏願而已,殊不知,此學府如此顛覆認知。相比之下,老夫那松柏堂,才真正有些好笑。”

老公輸也感慨:“五百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