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成本討論 (第1/2頁)

王成其實身邊有不少這類例子,進一些國企雖然沒“權”,但收入確實可以。

所以李木子帶的兵,這些年轉業時,紛紛要求去國企。一般當12年兵才能安置工作,那會年紀已經三十多了,安置個事業編制,在所謂的仕途已經沒啥盼頭了;關鍵錢也不多,安昌市的一般事業幹部,管理崗一年也就七萬多到手,加上公積金不到十萬;技術崗會多一些,不過也主要靠績效那些拉高收入,基本工資都是兩三千。

前些年工資改革,沒有動國企,只動了公務員和事業編制幹部的收入。

“爸說得對,這件事兒確實值得商榷,國企的收入改革也需要開始了。當然,其實國企內部收入差距也大:少的,確實不多;多的,多得嚇人。看看省菸草,集資房都是一百八的大平層,關鍵還沒幾個人住,很多在外頭都有大別野。”王成給他岳父夾了塊紅燒肉。

“你們要管啊,國企的利潤終究要為社會服務,不能為個人服務啊。”王成岳父說。

王成和朱朗相視一笑。

吃過飯,王成帶著朱朗和肖俊俊去散步醒酒了。

幾個人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跑到隔壁市政府的團購小區裡了。

“你看看市裡的團購樓比省裡的好看多了。”朱朗說。

“這兒是團購房,綠地搞的,肯定質量好啊!當初下了血本,基本都是大平層,裡頭還有不少別墅。省軍區好多老士官都買到了,這種所謂的團購房、集資房,以前管的不嚴,都是到處流動,有點關係就能搞到,不難。現在管的嚴了,這才收斂很多。”王成說。

“不讓建集資房是對的,很容易形成社會矛盾。”

正說著,突然看到王成的一位老朋友,市工信委的小夥子,家裡是南紅的,很有錢,平時開臺林肯的suv到處浪,但後來就和王成沒聯絡了。因為葉書記退休那會,王成去北京借調時,沒有和任何人說自己的去處。

因此社會上很多流言四起:“葉江河肯定會被其他人報復的。”

“我有親戚在省裡,他說葉江河可能要栽了,北京要查他,看他平時裝的,都是演員啊。”

“他那秘書不是沒訊息了嘛?據說被北京方面的人抓了。”

那段時間因為工作紀律的原因,所以很多人給王成發微信求證時,他也沒有時間回覆,久而久之,就有人相信了這則流言,紛紛把王成刪了。

那段時間,王成失去了“不少朋友”,這些“朋友”為了表示和王成絕無關係,在那一個月裡紛紛主動傳播著各種亂七八糟的流言,這些流言又因為有了這些王成的“朋友”傳播,在社會上更具真實性。

王成被抓的流言,在那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興起”一會。

這位朋友看到王成了,很不好意思地走過來:“縣長好。”

王成“嗯”了一句,然後旁若無人地繼續往小區深處走。

“這種人太勢利眼了。”朱朗嘟囔了一句。

“勢利眼?那也正常,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對別人沒幫助,別人憑啥對你好?”王成倒想的開。

“在體制內上班,就要做好沒體制朋友的打算,我對這些看的很開。時間和經歷讓很多人越來越油。”

走到院子角落的別墅區時,三人看到一臺紅旗停在那,司機正在車內和一個女人說著些什麼,看樣子,倆人此刻很愉悅。

“膽子也夠大啊,敢在這兒搞事兒。”朱朗對這種毫無職業道德的司機很是不悅。

三人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看著這一幕,王成問:“哥,你們這行,是不是都好色啊?”

“扯淡,我就不好那口。”朱朗說著,又想起了自己那點子破事,臉紅了,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