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現場辦公 (第1/2頁)

王成說:“你有沒有想過讓你媽媽帶著孩子住進敬老院去呢?如果有這個想法,我可以協調鄉里衛生院特批一套房子過來,至少可以吃喝有人管啊!”

女人搖了搖頭:“我媽不肯,她總說要守著那個家,因為我弟弟弟媳和我爸爸都曾在那生活,雖然他們不在了,但老人家總覺得家裡有他們的影子。”

王成點了點頭,隨後對趕來的村支書說:“你們村的孤寡老人有多少戶?”

“七八戶…”

“七戶還是八戶?”

“額,應該是七戶。”

“保障到位了嘛?都申請了補助嘛?”

“書記,您放心,這個肯定申請了。”村支書趕緊說。

王成點點頭。

沒一會,鄉黨委書記和鄉長都來了。

王成和他們寒暄過後就說:“民政部門和你們鄉鎮部門、村裡要及時注意這些孤寡老人、孤寡兒童的各項生活需求,不能媒體報道了、領導指示了你們就辦,沒有就不辦!給你們發工資是讓你們排憂解難,不是讓你們來當大爺的,明白嗎?”

大家紛紛點頭。

隨後王成又指示該鄉黨委書記,讓其統計鄉里孤寡老人和兒童數量,儘快把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兒童安排到鄉敬老院去;如果鄉里安置不了,就到縣裡來,一定要保障他們最基本的生存權。

這次現場辦公搞的非常好,其他鄉鎮擔心王成來搞突擊檢查,紛紛自查自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不少類似的社會問題。

不過,說到底還是需要領導幹部的自覺,靠王成一個人時不時現場辦公解決不了普遍性問題。

王成在想,為什麼湖西縣這麼多社會問題得不到解決?歸根結底是機制缺失,缺乏對幹部的合理量化考核。

以往湖西對幹部的考核都侷限於材料,各種材料天花亂墜,卻很少對材料背後的社會實踐進行“考量”,這有點跑偏的意思。

當考核流於紙面的時候,那麼考核也就不能反映真正的百姓需求。

王成一直在思考一種能夠符合需求的考核量化標準,奈何阻力太大。市裡的意思是:不能動搖根本。而改革考核機制,可能就會動搖根本。

所以,內外因交雜在一起,王成也不敢做進一步探究。

常務最近可高興了,手裡頭這麼多專案,換成其他人估計著也會如此。

王成沒猜錯,市裡幾個秘書果然參與進來了。

一切都在王成的掌握之中,據瞭解,這段時間常務幾乎每天下了班就回市區,和這幾位秘書廝混在一起,據說每次都是吃完飯就去夜總會唱歌,唱完歌就帶著夜總會小妹去吃夜宵…然後照舊在第二天一早睡眼朦朧地來到湖西上班。常務一直不知道,王成默默算計著時間。

當然,不到最後一刻王成不會收網。王成想要一擊致命,讓常務感受下人世間“險惡”。

很多縣裡幹部就折在工程方面,因為工程真的太賺錢了。

“小成,你回家裡一趟。”葉書記對王成打來電話。

王成不明所以,但還是趕緊趕回去了。

來到葉書記家,只看到葉書記家裡正坐著一位陌生人,看樣子很威嚴很有氣勢。

“快過來,這是我們中紀委的副部級幹部樸飄。”葉書記如此說。

王成趕緊過去打了招呼。

“小樸,這是我任期內的秘書小王,現在在成才知道,道南出大事了。體制內高層有這麼一句話:但凡要是在沒有會議任務時看到帝都紀委的副部級以上幹部來本地,那絕對是要出大事了。

原來,道南的省常委、政法委書記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經被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