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給面子 (第1/2頁)

王成的性格如此,深受葉書記影響!很多省裡領導說他比葉浩更像葉書記。

王成猜對了孟書記的意圖,他不知道的是,這位專家一直在給省幾位主要領導寫材料。而且是出了名的“臭脾氣”,恰好葉書記在任那幾年,他去基層掛點了,所以並沒有遇見他。自然對他也不瞭解。

而孟書記確實想借這位專家來磨磨王成的銳氣,這位專家和王成一樣,是個傳統的書生脾氣,有著文人所有特性!他曾經開會時當眾把一位副秘書長懟得無地自容,要不是他一直算是主要領導的文字秘書,早就被那啥了。他和王成算是同一種型別的人,也算在這個一成不變的體制中的兩朵奇葩。

孟書記有點惡趣味,就是想看看兩朵奇葩會不會在會場幹起來,但顯然,當過主官的王成還是服軟了。當然,作為道南的一把手,孟書記可以隨意不顧任何所謂的程式,去看想看的“惡趣味”,只要他想要!一切程式都可以為他服務。或者說,他的意志,就是程式。

王成也不是瘋子,也並不想到哪都跟個二百五一樣懟人,只不過有些所謂的規矩他真的看不慣,尤其是大家一直捧臭腳的一些習慣:又要你講真話,講了真話又不高興!

這個社會發展需要更多敢於講真話的人。王成在帝都第一次講真話,換來的是體制大整頓;第二次在省裡講真話,換來的是農村低保資金和吃喝風整頓;第三次講真話,換來的是安昌教育專案的重新審計。如果說要有一個人當二愣子,他願意!

從去縣裡到現在,不少朋友提醒過王成,讓他要暫避鋒芒,要學會當官!但當王成問他們:“如果有一天,你們遇到不公平,解決不了的事兒時,希不希望出現我這樣一個領導?”

朋友們也便都不再提這個事,後來甚至主動幫助王成解決一些問題。王成對其中一位朋友說過:“你們不能因為自己目前是既得利益者,覺得自己已經能夠輕而易舉地享受到你這個階層的公平,就覺得無所謂!每個人都會有需要我這樣的幹部的一天!”

在之後的小會議中,王成的一段發言,更是成為了道南政研部門一字不差摘錄下來的經典,併成為當年道南給大首長寫經濟形勢彙報的重要論斷。

部分如下:

土地財政是分稅制改革以來興起的地方發展的錢袋子。從零幾年到前兩年,土地財政每年給地方貢獻收入都為幾萬億,前兩年更是達到驚人的8.7萬億。

所以我們現在都在講地方去“土地財政”化,可是,土地財政是這麼好丟的嘛?這已經成為地方發展的包袱,丟了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任。

這幾年,道南大力發展,到處都洋溢著嶄新的面貌,靠土地財政這點錢夠嗎?明顯是不夠的。但把土地財政和資本融合起來,用土地抵押來撬動的銀行信貸和其他各路資金,才是地方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

分稅制改革後,財權集中在帝都,帝都再透過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點給地方政府足夠的運轉經費,但道南的債務仍然在飛速發展,所以我認為地方債務問題不在收入,而在我們的支出太多。

這涉及到我們政府角色的根本性問題。

這幾年,這麼多各類投資公司、建設公司、旅遊開發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大家一聽,這些公司有錢啊!可是他們的錢哪來的?都是從政府那拿來土地使用權,去撬動銀行的資金、他們的所謂的盈利全部依賴於政府補貼、而且還有政府隱性的擔保!所以讓這些公司能夠欠這麼多債…

我們今天的會議主題是談經濟發展,但我認為更應該先捋清楚這些債務,學學貴州,大膽地指出自身問題!不能逃避了,不能裝看不到了,問題出來了就必須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們政府要有一個態度…

當然,後頭的話更加辛辣,副秘書長一方面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