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帝都調研 (第1/2頁)

肖俊俊的事很快告1段落了。他依舊在迎賓館上班,只不過低調了很多很多。同事們都在傳是王成保了他,還有人不屑地說:“王成的原則也就是對不是他的人用的而已。”

沒辦法,王成無法解釋,解釋了也沒有人相信。所以他索性選擇不去迎賓館了。

帝都調研組回來了。

省行政中心會議中心,道南常委和省政府副職都到位了。

王成坐在秘書座的第1位,面前擺著1本厚厚的筆記本,1支筆。

“說幾句我們調研到的情況啊。”帝都調研組組長說。

“在基層走了這麼些天,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找到了基層很多症狀的根源。道南這幾年自上而下的各種工作逐漸增多,各項亂78糟的問責事項越來越多,道南各級各級政府工作壓力普遍增大。”

“舉個例子,上級部門為了敦促下級單位重視工作、提高工作進度,各級政府除了1些常規的例行檢查、考核之外,開始普遍採取了很多5花8門的工作方式,以檢查、促進下級政府的相關工作,給地方各級政府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層層加壓。”

“首先就說說氾濫的文山會海;各種工作調研會、觀摩會,比如1個縣委書記,平均每天都有1定要參加的會議,我們檢查了1個縣委書記的會議安排,每週竟有39個各種各樣的會要他“親自參加”——毫不猶豫地說,1周5加2,不是在會議中,就是在趕去參會的路上,可縣委不可能天天開會,還有這麼多政事啊!1縣幾十萬人口,還有這麼重的發展任務啊!但必須先開這39個會,會餘時間,比如晚上、夜間,才能抽出身來挑燈夜戰打理政務、治理1方。這不是本末倒置嘛?會開再多有什麼用?勞民傷財不說,這種形式主義是真的浪費時間。”

“其次,有的同志把開會當成了反對懶政、力行勤政的錯誤標誌,似乎誰的會多,誰就重要?誰就有“擔當”,誰的會密集,誰就有“作為”、誰就重要。對,領導是“勤政”了,白加黑、5加2、不休息,可惜多用來開這種無意義的會之中,天天泡在無聊的會議中,可務,有1個很形象的詞,叫“夜總會”。“上面”喜開會,“實”,所以即使1個再小單位,沒89個領導還真的滿足不了這種高強度的會議需要。”

“最後,在道南,因為上級“問責”的盛行,所以不少下級單位將開會當成“免責”的擋箭牌,把原本屬於領導個人責任的變成集體意志,各級層層召會、級級傳達,甚至每1級都足尺加碼,很多人歪曲了政績觀,把開會當成了“認真貫徹”上級意志的方式。檔案讀過了,就代表著“貫徹”了;會開過了,就代表著“落實”了。出了問題,要追究責任了,馬上就掏出會議紀要給你看,表示不是過會了嘛?這是集體意志啊!所以問責問不到某個人頭上,至於效果如何?那就另當別論啦,和領導沒關係!這麼多亂78糟的會,弄得不少基層幹部每天陷在無窮無盡的會中,哪還有時間?哪還有心情幹其他事呢?”

帝都調研組每1句話說得都很重。

“我們調查了道南5個市的市委書記,以春餘市市委書記為例:7月21日至22日,深入春餘市沿江縣市區專題調研江域保護及環保問題整改情況。7月22日下午至當晚十2時許,主持召開市城鄉規劃委員會本年第2次會議。7月23日上午,召開市委常委會;下午,召開書記專項辦公會;當晚,看望在療養院療養的“兩院”院士。7月24日上午,陪同省直部門調研;下午,陪同省領導調研。7月25日,上午9點到十點,參加省裡視訊會議;上午十點到十2點,出席全市縣領導幹部統計知識培訓會;下午兩點,陪同帝都領導幹部督導組調研。”

“大家看看這個行程安排有問題嗎?”調研組組長問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