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縣裡財政 (第1/2頁)

吃過飯,王成和陶然坐在沙發上喝茶聊天。

“師兄,現在縣裡財政當真問題如此嚴重嗎?”王成問。

“上次和你說過了啊,都快淪落到貸款借錢過日子了,這句話沒騙你。”陶然嘆了一口氣。

“部裡19號文將國有土地收入等四項非稅收入徵管劃轉稅務部門,這是收入徵管體制集中化的收官之筆,也是全面整頓土地財政的第一步。不過,咱縣裡也沒啥好地可賣了,對於咱影響不大。”陶然自嘲式地說。

“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土地出讓金一直是各地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具體徵收,已成為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的主要來源。雖然這次只是換了徵收部門,不少這個家那個家一通胡扯,覺得只是換湯不換藥,但北京是不會隨便做出這種更換徵收主體的事兒的。表面上看,土地轉讓金的使用權仍在地方,但細琢磨,哪有以前方便了?稅務可是垂管部門!北京這一舉措無非是想透過強化對土地轉讓的監管,從而給土地財政降降溫。”陶然見王成正在給他泡茶,如是說。

“師兄,我剛來掛職就碰上這事,真鬱悶,現在哪哪都缺錢!想幹點什麼,又不好意思張口。我還一直想弄點錢把鎮衛生院擴大下呢!”王成一臉鬱悶。

“這個就自己想辦法了,我也沒辦法,之前北京的意圖是想透過最大限度的給予地方財政自主權,讓各地利用這些錢因地制宜搞城市化。所以,當gdp成為衡量地方發展的唯一標準時,很多地方幹部便採用粗放式發展模式,利用賣地能夠快速獲取發展資金的方式大力聚集資金,推動城市發展。這本沒有對錯,這更多的是理念上的分歧罷了,但當這成為某些官員急於求得政績的基石時,就會變味。”陶然拿出一根菸,王成見狀趕緊給他點上。

“現在房價一直在穩,穩房價就是穩民心,也就是穩經濟,現實不允許房價大幅度下跌,當然也不會大幅度上升!當房子失去了投資屬性而回歸剛需時,這才是社會經濟發展常態,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我們不能讓房價硬著陸。”陶然吸了一口煙說。

“這點我也發現了,但至少目前是可控狀態,土地財政確實做了很大的貢獻,至少在這十幾二十年,讓我們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王成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對,現在北京的意思很明確,穩房價,不能再一錯再錯,而有些小地方甚至還幻想著如以前一樣刺激房價上漲,這是明顯的對經濟形勢的誤判,我們分析一下,西方國家也經歷了這一系列過程,如今美國稅收佔財政收入的80%以上;法國甚至高達90%以上。當然,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他們稅率高,一個排世界前十,一個排世界前十五。但是,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啊,我們任何事情乘以15億那就是個大數字了!我們的路又不完全同於西方,這源於我們的國體政體。所以我們財稅改革比西方國家更具可行性。”陶然說。

“師兄,那你的意思是我們啥時候回到依靠稅收、稅收佔比財收正常時?啥時候才算改革完成?”王成問。

“那是必然的,靠其他都不靠譜,幾千年來,哪朝哪代不是主要靠稅收發展?湖西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前十幾年房地產高速發展,讓很多任期領導誤判了形式,現在猛然間從高位摔下來,這是情理之中,但也讓很多人不解,湖西縣行政中心大樓裡就還有人仍然固執地認為靠賣地再去尋找新的發展契機,這純粹是胡扯淡!現在的湖西多賣一塊地,泡沫就多大一點。”陶然臉色通紅。

“可安昌市近期不也準備賣十幾宗地?涉及金額100多億呢!”王成想聽聽陶然對這事的看法。

“我注意到了這則新聞,所涉土地都是市區非核心區域,我看了規劃圖,賣完後,市區之後只能往靠機場附近的郊區北擴了,不過,以安昌目前的人口規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