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財稅改革、陣痛彰顯 (第1/2頁)

“有這麼無恥的人嘛?把自己說成勞模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發表獲獎感言呢?臉都不要了!”陶然回到辦公室就說。

“我感覺和睦這口才挺好啊,出口成章!”王成笑著說。

“哈!他?哈!那點子心思全用在這種浮於形式的表面工作上了。”

王成突然想起上次去縣人民醫院新院區調研情況時,專案負責人林太峰的請求,本不想在這節骨眼上提起,但因為怕又忘記,便也不顧陶然還在氣頭上,問:“師兄,彆氣了彆氣了,有件事我想問問你,我怕我過會又忘了。”

“說。”陶然心情很煩躁。

“縣人民醫院新區建設不還差人2000萬嘛?上次專案負責人找到我問了問,咱這現在什麼情況啊?這筆錢在庫裡沒?能給他們了嗎?”

“這個情況林太峰找了市裡的關係問我,我沒說實話。今天你在,我就告訴你實情,你再自己衡量衡量,想著怎麼回應他。之前這筆錢被挪作他用了,我當時準備去年年底再讓城投來補缺,但你也知道,北京下了50、87號文,規定地方城投部門不得透過與地方政府付費形式變相承接政府債務,並關閉了支付通道。所以拖到現在,我也沒辦法,城投與政府的支付通道估計得到年底才能開,只要開了,我就有辦法把錢弄出來。”陶然頗為無奈。

“北京關閉支付通道我理解,但真搞不懂為什麼不提前發個通知,讓我們把改了得賬了了呢?這不是給我們製造上訪矛盾嘛!”王成抱怨道。

“這不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的事兒,北京不希望地方政府利用政府公信力盲目融資盲目增債,急剎車也是迫不得已,這個爛攤子到時候怎麼收場也不清楚?說到底還是土地財政害人,土地給了所有人信心,給了所有人膨脹的權力,這一次,土地也要狠狠地教育人民了。以前我們把錢交給城投去運作,同時又用政府公信力和財收能力擔保,在銀行大量借支資金搞發展,確實搞得不錯,前些年城投一年的營收利潤可觀,今年上半年利潤還不夠還銀行利息。”陶然說得很入迷,王成聽得也很入迷。

“城投可別出事,城投要暴雷,那就真的完蛋了!”陶然喃喃自語,像是在自言自語。

其實城投本來就是和房產土地行業關聯度極高的部門。王成清楚,不少城投的負債率早就高了警戒線了。

很多人就如建國一般,看到前段時間釋出的安昌城投資產排行榜就莫名興奮,覺得那些紅彤彤的數字都是錢!覺得政府並不像傳言的那般經營困難!可王成清楚,那些可都是債務啊!安昌市城投每年還的利息都得拿億來算。政府沒有極強收入能力,搞不好連利息都還不起。

王成想得很入迷,突然被陶然聲音拉回現實。

“師弟啊,前段時間和你說想向銀行借錢,也沒戲了,道南省裡發了文,不允許地方政府透過城投、國資或其他指定主體向金融機構借款!而一些有企業的村集體,借個十萬八萬的能發幾個人的工資?所以啊,目前只能想辦法創收了!”陶然倒也樂觀。

“師兄,我一直覺得你太危言聳聽了,咱縣怎麼說一年財稅財政收入也十幾個億吧!我們縣編內編外一起算八千名工作人員,平均每個人每個月包五險一金的成本算5000元,一個月才多少錢?也才4000萬,一年才多少錢?4.8億,加上獎金那些多少錢?也才6個億左右…臥槽,師兄,咱能申請破產嘛?”王成越算越虛,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湖西縣的用人壓力這麼大!

陶然抬起頭,看了一眼王成說:“你這算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沒算進去,一年至少在十個億左右的工資福利開支。噶你現在知道我壓力多大了吧?”

“去年,包括賣地、政府轉移支付一起收入20個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