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人本基礎、議論紛紛 (第1/2頁)

大家都在熱鬧地討論共有產權,儼然有點偏離會議主題了,王成清了清嗓子,說:“劉部長就很棒嗎!提出的這個看法雖然我認為在湖西目前行不通,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接下來,也請其他人踴躍發言,從其他方面聊聊。”

“書記,我認為要想發展,關鍵是要有人,您看現在鎮裡,年輕人有多少?沒多少!我們鎮政府和那幾所學校當初招保安,應聘的都是60以上的,八個保安五顆牙,太沒活力了。”張平這會發言了,王成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大龍鎮戶籍人口3.7萬,60歲以上人口占了40%,遠高於縣裡35%的水平,本身老齡化就非常非常嚴重,剩餘的青年人幾乎全部去外地打工了,鎮裡怎麼發展經濟?我就開句玩笑,就算工廠現在要招人,估摸著都招不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另外鎮上那幾家半死不活的餐館,除了我們這些人偶爾去去,還有誰捨得去啊?炒個菜花個四五十塊錢?那些大爺大媽能給你當場栓那!”

張平說完,會場又是一陣鬨笑。

“首先是就業崗位問題,湖西縣就沒啥好企業,前幾年招了一個做手機螢幕的大公司來建分公司,幹了一年半就倒閉了,現在還有不少老百姓工資沒結到,直到去年,逢年過節都有老百姓堵縣政府呢。其次就是待遇問題,要讓年輕人安安心心待在家,肯定要有錢啊!這社會誰容易呢?誰不是有一大家子要養?湖西普遍工資在3000左右,就算按大唐小區普遍居民的房貸中位數來說,大概在2600左右,剩下400塊錢還不夠下頓館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湖西的各項基礎設施不完善,也可以說大龍鎮的各項基礎設施不完善,看個病都費勁!現在人都想越走越高,誰還願意回這?”

張平說完,王成嘴角露出笑意:“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叫故鄉容不下靈魂,城市容不下肉體。”

“所以這段時間大家就受累,多想想多看看,找出大龍鎮的特色,找出大龍鎮的經濟潛力,看能不能突破現有的限制,闖出一條新路來。”王成做了總結。

會議結束後,縣委辦林晨晨主任的電話恰巧打過來了:“王副縣長,縣裡初步決定明天帶隊前往市區兩所大學對接工作,您記得八點半準時到縣行政中心集合哈。”

掛完電話,王成不敢休息,馬上給羅飛和章鋒打了電話,告知行程安排,並給李木子彙報了行程,表示明天回去。王成此刻的心早就飄到了遠在市區的家。

吃過晚飯的王成有散步的習慣,他總喜歡從宿舍門口出鎮政府大門然後繞道走到河道邊,再折返回宿舍休息。

走到一半時,突然看到了曾小飛的身影。

“王書記,您好。”曾小飛馬上給王成打了招呼。

“曾所長怎麼今天也來散步啊?”王成問。

“吃飽了飯沒啥事,過來走走,消消食。”曾小飛說道。

“曾所長,最近工作還順利吧?鎮裡的治安辛苦你了。”

“王書記,您說得啥話啊?見外了哈!這是我分內之事啊!不過鎮裡最近確實一片太平,這都是您的工作有方啊!”曾小飛有拍馬屁之嫌。

“書記,您家在市區哪個區的呀?”曾小飛問。

“對啊,我住在老城區我老婆單位,現在房價貴!曾所長應該在縣城買了房吧?”

“我買的時候便宜,那會買房主要也是為了我老婆上班方便、孩子上學方便,我老婆在縣中當老師。”

“不錯啊,你是公務員,她是老師,這就是現在很多人說的絕配啊!那你怎麼不每天都回家呢?這離縣城也就十多二十公里路程。”

“懶得回去,每天這樣折騰夠累了,單位什麼都有,周內回去一次,週末再回去一次就夠了,中老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