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鎮上義診、重建信心 (第1/2頁)

王成從家裡回到單位第一件事就是督促鎮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相關工作。兩所醫學院和省人民醫院考察組擬訂的方案已經出來了:一期互派醫療人員,即把大龍鎮衛生院的醫生分批派往市區學習;把醫學院和省人民醫院的專家派往大龍鎮交流,當然,交流的專家主要是大龍鎮需要的一些專科方面醫生。每一期交流期限為半個月。

“俊俊,一定要保障好這些遠道而來的專家們的衣食住行,第一期,就是要在老百姓中打響口碑,讓大家慢慢開始信任鎮衛生院,這是第一步,建立不起來信任,買再多的裝置都沒用!換言之,這第一批專家都是無私的開拓者。”王成對肖俊俊說。

“好,書記,一切都會安排好,住宿就安排在鎮裡的大龍賓館吧,雖然條件不太好,我這邊讓他們重新簡單裝修,反正這個一批住完還有下一批。不過幸好您之前扣了獎金,不然連住宿費付起來都是個問題。”肖俊俊說。

“這就叫倉中有糧,心頭不慌啊!”

“吃飯的話,要不就安排在外面的餐館吧,按一餐多少的標準給他們?衛生院的伙食一般,怕專家們吃不慣。”肖俊俊繼續彙報。

“餐廳?不必要,不乾淨又貴,這樣吧,就在鎮衛生院吃,這兩天安排人去把鎮衛生院的食堂打掃乾淨,然後去村裡請幾個有名的大師傅去做飯,鎮衛生院原廚師就配合打打下手。買菜自己做的話乾淨實惠點。”王成說。

“那大師傅的工資怎麼算呢?”肖俊俊問。

“按湖西標準來吧,這邊鄉鎮辦席大師傅多少錢呢?”

“大概200一天吧!”

“那就按這個標準來吧!你做完表給我簽字就行。”王成說完,肖俊俊就出去辦這些事了。

肖俊俊這兩天越發佩服王成起來,尤其是去了趟北京後,他才知道一個省委書記秘書的人脈有多廣?他越發覺得王成就是上天賜給他的“寶貝”。

不僅他這樣覺得,他發現熊亞楠副縣長對王成言語中也多了幾分愛慕,或許這就是體制內潛力的魅力吧!

鄉鎮衛生事業改革是個大好事,肖俊俊樂得忙前忙後,他與羅飛商量好了標準,又提前給大龍賓館的店老闆打了招呼,讓他近期稍微裝修下房間,店老闆本身是不樂意的,畢竟要花錢,但一聽可能與他籤長期協議後,他便馬上答應了。畢竟這也算投資嘛!

肖俊俊聯絡了了老百姓看病方便,紛紛表示不要錢來幹。這就是深厚的群眾基礎啊!

最後綜合考量下選擇了一位男性、有摩托車的大師傅,選男性是因為這個任務體力勞動大;選擇有摩托車的大師傅是為了出行方便。

緊接著肖俊俊又帶著一群鎮機關的年輕幹部把鎮衛生院食堂裡裡外外地打掃了一遍,又把大院衛生搞了一遍。要說肖俊俊辦事能力就是強,一通忙活下來,整個衛生院煥然一新。

羅飛最近也忙,帶著衛生院的醫務工作者忙上忙下,整個院內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根據前期安排,大龍鎮衛生院選擇了十名醫務工作者前往市區培訓,市區則選派了十二名涉及“老年保健、心腦血管、知名全科”方面的專家前來大龍鎮。

王成給羅飛的任務是“管好業務上的事”,後勤保障方面他會安排人辦好,這給了羅飛毫無後顧之憂的環境。所以看到肖俊俊主任親自帶隊來到掃衛生時,全院幹部職工都感慨:王成這是個實幹派的好領導。

老百姓對王成的輿論好評在老百姓當中越傳越廣,又有不少老人家主動在趕集的時候提著雞蛋來到鎮政府要給王成吃,老百姓的感激之情往往表達得很樸素。肖俊俊在一樓收了好幾袋子雞蛋了。

“收著吧,大老遠拿過來不容易,都是老百姓的一番心意,我們把事辦好,就是對老百姓最大的回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