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浮出水面 (第1/2頁)

這會兒現場的氣氛才逐漸熱烈起來,有的時候只需要一塊打破平靜的石頭,那麼瀲灩的水波便會逐漸散開。

所以很多老師在上公開課的時候,總喜歡那些勇於發言的學生。

吳建設副市長在大家說的差不多的時候來了一句:“市長,各位副市長,我在安昌工作了也好多年,雖然我一直在政法系統工作,但政法系統是與這個社會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體系,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安昌最大的問題就是社會治理體系問題很大,一切都在邯鄲學步,學別的省份,可符不符合當時現實?還要打個問號。事實上很多政策都是不符合安昌現實的,都造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和財政浪費,最關鍵的是,對老百姓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老百姓們往往還沒有適應上一個政策,下一個政策又被全盤否定、全盤推開,於是乎便又要急著去適應下一個政策,搞得怨聲載道。政策的不連貫,政策的不持續,導致整個社會的不穩定。那又談什麼發展呢?”

不得不說,吳建設還是有些東西的。

王成也發現了這些不太好的特點,我們整天喊營商環境營商環境,但最基礎的營商環境便是保持一個地域的政策穩定,朝令夕改,又怎麼能夠讓人有信心投資呢?又談什麼營商環境呢?

安昌總是不缺那些每天大喊口號的投機分子,之前甚至有一位領導幹部對王成說:“當官就是要雷聲大雨點小,雷聲大是為了安撫民心;雨點小是為了保證體制內的相對穩定。”

更可怕的是,這種理論竟然有很多人認同。

“吳建設同志說的非常好,這確實是安昌目前存在的最大體系問題。我之前在湖西縣工作的時候,就發現有不少的領導幹部喜歡去盲目學。學習他人的優點,無可厚非;就擔心那種不顧一切、不顧實際地去學習他人的優點,就很可怕,因為很多政策在甲地非常受歡迎,那麼在乙地,很有可能是不適合生存的;甚至可能帶來相反的效果。我們鼓勵學習他人優秀經驗,因為優秀的經驗本身就具有可複製性,但我們反對盲目的學習。”

“說到這裡,我必須提一點,安昌市總是去搞所謂的百日攻堅,百日攻堅之後呢?又恢復如初。那有啥意思呢?心情好了,攻個堅,那心情不好呢?我們一定要保持政策的相對穩定性。”

說到這,王成情緒上來了,他說:“我知道大家對我有看法,覺得我年輕,啥經驗沒有,也看不慣我,我道歉。但我真的沒有壞心眼,你們和我相處久了就明白我的心思,我一切都是為了安昌人民好,這真不是矯情,是我發自心底的話。”

“明白,有很多同志對我意見很大,有的時候我真的沒有辦法去跟你們掏心掏肺的說太多…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希望大家能多給我提要求,提意見。我辦公室的大門永遠為大家敞開。”王成說的很直接。

王成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其他同志都一臉期待的看著他。

王成突然搞不懂這種期待裡面是不是包含著某種認可?或許、肯定沒有這麼快認可。

一個領導班子的磨合,少說需要一年,有些經歷年齡層次不同的,甚至往往需要兩年、三年、甚至四五年。

一個成熟的班子,對促進當地的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遺憾的是,據統計,地市班子的變動時間往往在1.5年。

也就是說,一個班子還沒有完全成熟,就要面臨著再次變動、重新適應的風險。

這些現狀是目前難以改變的。

而且這兩年有明眼人都可以發現後備幹部培養數量不足,接續能力不足。

比如這段時間,道南某市需要更換一名市長,輪了一大圈,愣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最後竟然從某廳調了一個巡視員過去,而這名巡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