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章 老舊小區改造 (第1/2頁)

安昌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可不是小事兒,涉及的範圍太大了,王成思考了很久。

目前來說,各主要城市已經開始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這比棚戶區改造的消耗小。舉個例子,前段時間王成做了測算,老城區20個小區、6500戶房子的老舊小區改造只需要1.58億元資金;但如果棚戶區改造,則需要89億元左右的投入。

現在,道南仍然有城市每天鼓吹棚戶區改造,為啥?因為專案多,投入多,錢多!至於以後老百姓的生活?至於由此帶來的城市債務?他們覺得不關自己的事。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當地特色:千篇1律的高樓大廈、1塵不染的玻璃幕牆,1方面的確帶來了城市的整潔和現代;另1方面,卻失去了城市的文化發展根基。

對了,還帶來很多很多的城市債務。

上個月,王成同帝都gwy參事室1位領導聊天時提起這些,對方說:“我們的城市化發展已經超越了很多國家,的確,這些展現出我們的強大魄力,如果不這樣幹,恐怕以後也沒有魄力這樣幹,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似乎是時代必然;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債務壓力,這種債務規模也是空前的。再1個,腐敗問題,很多偏遠縣區,都被當時主要領導把控著,有些人把造城當成自己發財的機會,這種社會危害性是巨大的。”

對方還說:“現在在全國範圍內,城市規劃過於超前,城市面積擴張速度快於城市人口增長速度,的確是普遍現象,但是,這樣的現象在中西部省份確實更為嚴重。”

“與此同時,某種意義上來說、個別地方政府有非常嚴重的“產業升級"傾向,總喜歡搞看起來"高大上"的專案。我在某省調研時,當地的教授學者就跟我抱怨,說當地領導1定要發展汽車工業,全然不顧當地完全沒有相應的產業基礎。我們的經濟發展已經遠遠偏離了當前勞動力供給的狀態,這體現在1個"就業的gdp增長彈性"指標上,也就是單位gdp增長創造的就業。按照道理來講,1個國家越發達,資本相對來說越便宜,勞動力相對來說越貴,它的單位gdp增長創造的就業就越低。而我們的個別地方這個指標甚至比那些較發達1些的城市還要低。”

其實這已經是看透了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趨勢。王成那天和對方聊了很多很多。

對方說得最深刻的1個論點就是:“現在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這麼大,不少人簡單地認為:如果地方政府欠債不還,那就讓它破產,不就行了?”

“但地方政府破產帶來的社會動**且放在1邊不說,即使在若干年之後能夠允許地方政府破產,那也必須同時允許當地居民能夠自由地遷徙到其他地方,選擇更好的生活。但這帶來的巨大動**,不是1座城市所能承受的。”

聽到這個理論時,王成感覺到很震驚,十分震驚。

現在的安昌,就面臨著政府債務壓力過大的現狀,這種現狀可能會給政府帶來巨大的執行壓力。

王成不是專業經濟學者,這段時間有很多學者要求安昌市政府刺激社會消費:發放消費券。

王成對此堅決反對。

去年,安昌市發改委發放了1個億的消費券,這在56百萬常住人口的城市來說,十分杯水車薪。

1個更加奇怪的現象是:拿到5000減4999大額消費券的,有不少都是體制內的領導幹部。

王成朋友圈有好幾個縣區副職透過這個買了最新款手機。

而更多的群眾,拿到的只是幾塊錢甚至幾分錢的消費券。

在王成的認知裡:政府幹預經濟,在短期來說是有效的;長期來說,是沒有效果的。

因為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