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開始調研 (第1/2頁)

回到市裡,市委辦公室會議科的通知已經到了郭冉那裡。

這一次,市委、市府等四套班子所有副廳級以上幹部齊聚一堂。

“同志們,今天我和王市長去省裡開會,要傳達一些省裡的指示,你們很多人在省裡都有朋友,加上前段時間已經有一些傳言,所以應該都猜到了具體是什麼事。”

“省裡要在安昌南部和鄰市部分地區劃一小塊區域,組成一個國家級新區,新區是正廳級架構,一把手黨工委書記是省常務兼任,可見規格之高。目前是準備把新區獨立培養,等新區發展起來後,再完全融入安昌,我先把劃定區域給大家展示下。”

張海明說完,螢幕上出現了一塊區域。

“這不好吧?劃定的區域全部都是利稅重區,如果這一塊被划走了,那安昌一年至少幾十億的稅收就沒有了。對安昌的發展是不利的,我建議還是和省委好好商量下吧?能不能劃一些待發展的區域過去?反正是新區嘛!”常務梅文君說。

這一說法讓很多參會的市領導深有感觸。

“對啊,書記,我們安昌每年要上繳的稅收就挺多的,能留下來的稅收不多,今天是大年初六,我們去年的上繳稅額還沒完成呢!這樣一劃走,憑空少了不少錢,這工作還怎麼開展啊?”專職副書記王立也不高興地說。

看著大家“群情激憤”,張海明看了眼王成,王成開啟話筒。

“同志們。”雖然王成在一眾市領導當中年紀最小,但他的話可不容小覷,所有人都知道王成和孫書記關係很好、和張海明親如兄弟;在帝都關係“未知”,但據說背後的關係足以讓人驚恐。

立馬,全場安靜。

“孫書記問我的問題,我現在問大家啊,當年舉全省之力發展安昌,給足了安昌所有政策,請問,效果很持久嘛?”

大家不說話。

“我們那幾年把其他地市的幾個千億能源企業的總部搬到了安昌;利用行政手段把好幾個製藥集團搬到了安昌;同時,在稅收反補和轉移支付的省統籌上給足了安昌資源,最後呢?除了新區多了房子,還剩什麼?我們和隔壁一些省份的省城比起來,又多了什麼?同志們吶!不能這樣下去了,省裡也是看不下去了!所以剝離一個獨立新區來發展,最後,其歸宿還是回到安昌的懷抱,這是一種試點。”

王成把剛才孫書記說的話都複述了一遍。

大家依舊沒說話。

“其實這個新區依舊是給我們的發展打先鋒,你們想想,這所有的新區行政規劃,最後歸根結底就是我們安昌,等之後融入安昌後,現在擴大的版圖就是安昌的。真正不高興的應該是鄰市,他們的行政區劃是明顯變小了。同志們,我們要藉著這個機會,趕緊重新考慮考慮安昌的發展方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稀稀拉拉了。”

“王市長,道理我們都懂!我們也知道省裡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我就擔心新區一成立,因為稅收等政策的優惠,搞不好到時候就會有類似高新區、開發區和其他區的企業搬過去,到時候咋辦呢?遠的不說,高新區的稅收規模,一定會減少,我們市的百強排名,肯定會受影響。”梅文君仍然據理力爭。

王成不知道說什麼,他臉色嚴峻,一言不發。

張海明恰到好處地來了一句:“同志們,我想大家可能是搞錯了目的,省委已經大致決定了,我們好好配合就行嘛!當然,最終還沒有定稿,過兩天常務會來視察…”

張海明這話說的,一下子就讓全場都鴉雀無聲了。

“我覺得按目前劃也行,但是,我們也要提條件,不能劃完後,又把那些已經搬到市區的大企業總部又搬新區去,這樣的話,對安昌將會帶來毀滅性打擊。”向來不愛發言的市紀委書記吉軍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