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章 錢去哪了 (第1/2頁)

而此刻,南州市轄縣區的某幾個“豎小”樓盤因為“豎小”公司釋出了幾年的財報而徹底崩盤,無數購房者圍住了“豎小”公司的樓盤售樓部和南州分公司,緊張氣氛一觸即發。

不少人都很疑惑:“豎小”公司的錢去哪兒了?

舉個例子:“豎小”公司要建房子,於是乎花100塊錢從政府那買了塊地,買來後需要50塊錢開發,可“豎小”公司沒錢開發咋辦?

於是乎他拿著這塊地去銀行貸款了100塊錢,這100塊錢他不動,又搞了個預售制,繼續去收老百姓的購房預售款,收到了200塊,這會,“豎小”公司手頭上就有了300塊錢,如果這個時候就把房子建起來賣了,把銀行的錢還了,那麼就能賺50塊錢。

但“豎小”公司並沒有這樣做,“豎小”緊接著又拿這300塊去別的城市買了三塊地,重複了一遍之前的操作,他賬戶上就多了900塊。這900塊仍然沒有建房,而是繼續投了九座城市,賬戶上就變成了2700塊,如此重複多次,賬戶上的錢也源源不斷了。可最初的成本,也就是“豎小”公司賬戶上那100塊,其餘的全是負債。

投資的城市越多,負債也越大。投資越多,儲備的土地也越多。

在這個過程中,想要做大做強的“豎小”公司又拿著這些“本屬於房子的錢”去投資了不少很多其他領域,步子邁得非常大。

可房子也不能不建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甲方,而身為乙方的建設方為了長期與“豎小”公司保持合作關係,一定會自掏腰包進行墊資建設,於是讓乙方先墊資50塊把房子建起來了。

可是,乙方墊資能力有限啊,當要蓋的房子越來越多的時候,乙方無力墊資,就問“豎小”公司要錢,“豎小”才發現這幾年東投西投、已經把錢作沒了,賬戶上沒錢了,這時銀行也開始催債了、老百姓也催著要房子了。

這下完了,因為地皮買太多,還沒有回款,加上之前把錢投到很多很多領域了,所以賬戶上確實比較緊張了。

於是,“豎小”公司就首先停掉了那些不願意墊資的乙方的工地,讓願意墊資的繼續開工。

並繼續向銀行要貸款,想要重新啟動停掉工地的工作,可銀行也不傻,必須不借,於是乎,這些停掉的工地就開始爛尾了。

而爛尾的訊息一經傳播,馬上越演越烈了,很多銀行、承建墊資的乙方、老百姓開始要錢、要房子了。

與此同時,因為這些訊息的傳播,預售房子也不好賣了,老百姓不買賬了。“豎小“公司就面臨著收入來源少,銀行又不貸款、還要“豎小”還錢的情況。

看著這種情況,擔心影響社會穩定,上頭出手了,在協調下,於是把小城市爛尾的工地打包給第三方小公司做了。

在面對大城市的爛尾樓時,本來還想複製這種辦法,卻發現行不通了,因為“豎小”公司早就把這些有前景的工地做了第三方抵押融資拿了50塊。

也就說,“豎小”公司一起賺了“銀行地皮貸款100塊、預售200塊、包工頭墊資50塊、第三方抵押50塊”。

所以,槓桿越來越高,負債也就越來越大。

南州現在對這個也毫無辦法,他們想複製王成在湖西縣的成功案例,可是!如今不比以往那個時候了,距離湖西那件事發生都過去十幾年了,如今的土地財政早就漸行漸遠了,而且這會的政府財政遠遠沒有十幾年前健康了,那會稍微擠一擠,還是能擠出錢的,這會是壓根都擠不出來了。

後來,南州向省裡求助,省裡也頭大,於是乎向帝都求援,帝都派了住建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實地調研考察,後來的事件總算是得到了解決方案。

在南州老百姓聚集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