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浙省省城 (第1/2頁)

浙省省城派了一位常務過來接站。

畢竟浙省省城也是副省級城市,一二把手也是副省級,派個常務來接站,級別對等嘛!

其他安昌市領導也理解,一般私人感情不是很好、或者沒有上級領導打招呼,安排個常務來接站是慣例。哪怕就是一般的地市市委書記過來,那接站規格也會高很多。但這次張海明沒來。

浙省省城的常務看起來很穩重,他見王成一行來,便說:“歡迎王市長一行蒞臨我市交流工作,我們市長今天有事,特意安排我來接待大家,他幹叮嚀萬囑咐,要求我一定要把各位安排好,我們先回酒店休息吧,中午市長會來參加歡迎午宴,屆時再深入聊聊。”

常務很熱情,把考斯特的主位讓給了王成,王成拉著他一起入座,倆人推推搡搡。

“王市長,我今年52,比你大,你就聽我安排。”

“您都說了,您52,您是我前輩,您理應坐主位,再說我們是來學習的,就是學生,學生讓座給老師是應該的。”

互相推辭了好一會兒,倆人才一致坐下。

隨後車子才往酒店開去。

“浙省省城真的建設的太棒了,不愧是一線城市的城建水平。”王成很震撼地說。

“王市長,有眼光,在本世紀初,隨著我們新的城市中心點的破土動工,以x湖為中心的發展模式成為過去。從“三面雲山一面城”到“一江春水穿城過”,我們直接邁入了城市建設新時代。”

王成很認真地點點頭。

“王市長,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一主城三副城、雙心雙軸、六大組團、六條生態帶”開放式空間結構模式。在上世紀,我們的佈局的思路是“攤大餅”,以市中心向外“攤大餅”,把城市一圈一圈地往外擴。但“攤大餅”式的粗放擴張,不僅有可能佔用大量耕地,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還導致加劇交通擁堵、破壞生態等副作用。現在我們的思路則是蒸“小籠包”式的發展。以副城、組團等多中心的發展,把一張大餅,分成一個個“小籠包”,進一步把城市中心人口分流,讓周邊各處形成新商圈、新聚集地來促進城市整體發展。”

常務說的很清楚,王成聽得入神。

“誒,我有個發現,咱安昌是不是以前來過您這學習經驗?”

“對,十多年前來過。您怎麼突然問這個?”

“難怪,我們安昌現在的佈局就有點像您這,我之前一直看不懂安昌的佈局,您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安昌一直在學您這的城建經驗。但我們安昌人口少,用小籠包式發展,顯然是不符合安昌的,現在安昌的城市佈局零零散散。”王成笑著說。

“哈哈,市長,“小籠包”式發展的前提必須人口滿足一定的標準。我們是擔心人口太多,所以才用小籠包式的發展來緩解城區人口壓力,安昌人口少,怎麼能用這種方式呢?顯然這種方式會分散安昌的城市職能,增加安昌的城建成本,到最後還是社會來買單。”

常務絲毫不避諱這些問題,直接說了出來。

王成點點頭,他的態度此刻就像一位學生。

根據最新的真實資料,安昌常住人口650萬,主城區常住人口320萬;浙省省城常住人口近1300萬,主城區常住人口近1000萬。

所以當初安昌的城區佈局學習浙省省城佈局,是缺乏考慮的,兩座城市的人口和經濟都不是一個量級。

而在經濟上來說,安昌gdp還沒破萬億,浙省省城已經接近1.9萬億了。

一路上,常務都在車上給王成介紹沿途的標誌性建築。

午宴,王成見到了浙省的胡市長,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儒雅。

“王市長,你好啊!十分抱歉上午有事兒,不能來接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