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外地考察 (第1/2頁)

葉浩對王成說:“你這個市委書記不能天天坐辦公室啊,得帶隊去外地考察考察,不然有人就會說你啥事兒都沒幹了!”

王成覺得葉浩說的對,便準備去哪兒學習學習。

市委辦公室馬上就開了個會,研究了一番,覺得去鄰省比較好。

道南北部的鄰省有著同型別地區GDP第二的好成績。屬於老牌重工業城市了。這次準備去鄰省的鄰市看看,距離潭江也就過個橋的事兒,很多年前,兩地還爆發過嚴重的公職人員對峙的事件,潭江的某系統和對方某系統的工作人員差點打起來,這件事鬧的轟轟烈烈的。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王成上任了,肯定要去鄰居家看看。

這幾年,倆地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綜合執法合作,就連公積金也能跨橋互認,倆地的合作已經切實深化了,甚至再不少潭江人民的眼中,他們已經慢慢鄰省化。

王成以前還有點不理解,為什麼道南的各地市都對省會認同感不強?這會在潭江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真的也能理解:潭江市區到安昌需要兩個小時;潭江市區到鄰省鄰市只需要半小時,很多潭江人和鄰市人都喜歡“互相串門”,很多還是親戚關係,這讓倆地市的關係更加緊密。

更加讓人有點哭笑不得的是:很多年前,地下勢力嚴重的時候,倆地的某些勢力經常為了爭奪在對方地盤的話語權而互砍,上半夜對方砍到潭江、下半夜從潭江砍回對方那;直到彭湖出現在潭江,統一潭江地下勢力後,才讓這種紛爭停止。

彭湖的“陰狠”、“膽大”讓很多人聞風喪膽,就算過去這麼多年後的今天,還有人聽到這名字、想到對方那張臉就打寒顫。

潭江市委辦馬上和鄰市對接了,約定好時間,王成和葉浩帶著考察團就浩浩****往鄰市開去,半小時後,王成一行就出現在對方的市委大樓。

市委大樓掛著橫幅“歡迎潭江市委市府考察團蒞臨我市調研工作”。

當地市委書記和市長帶隊在迎接,好巧不巧,當地的市委書記就是以前帝都海里某首長的秘書、和野生師兄有一定的淵源,和王成見過一次面,他在首長退休後,就請求到地方掛職了,然後留在鄰省,從副書記(正廳級)到市長、鄰省省某省直單位負責人、鄰市市委書記。

“王書記,好久不見吶!聽說你到了鄰市,本來一直想來看你的,奈何沒時間,每天忙的打轉,今天你親自到我這來了,今天得好好敘敘舊。”

葉浩來了一句:“這你又認識?”

“那必須認識吶!之前一直沒和你說,就是想給你個驚喜,哈哈哈。”

在附近工業園區轉了一圈,雙方回到會議室,召開了一個“潭江——鄰市跨區合作座談會”。

對方拿著講話稿看了半天,然後開始客套起來:“我們市與潭江市隔江相望、山水相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市場相通、產業相融,長期以來保持著密切的往來和聯絡。兩地開展跨區跨江合作有利於挺起兩地發展的大江“龍腰”支撐,放大沿江整體優勢,形成兩岸同城效應,兩省省委、省政府也對此高度重視、全力支援,雙方合作的條件十分優越、潛力十分巨大、前景十分廣闊,可謂順天時、享地利、得人和,有必要進一步密切聯絡、擴大交流、攜手共進。”

王成聽著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也裝模作樣地拿著講話稿唸了幾段:“兩市同飲一江水、勝似一家人,是山水相連的“好鄰居”、地緣相近的“好兄弟”、攜手共進的“好夥伴”,雙方在戰略目標上有著諸多契合點,在戰略舉措上有著廣泛合作空間,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發展共進。”

說完這些後,王成來了句:“老哥啊,咱就別整這些虛的了,我們兩個地市就是倆鄰居,以後多互幫互助,雖然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