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正式啟航 (第1/2頁)

這場會議開完後,潭江市委市政府以潭江市的名義對外發布了《潭江市總體發展公告》。

公告中提出:潭江市委市政府經全體大會表決透過後,決議準備根據各縣區、縣級市的明確優勢,採取塊狀發展、抱團取暖的方式,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潭江經濟社會發展而奮鬥;各縣區,集體對市委市政府負責。

公告裡還載明瞭詳細發展規劃,此公告一經發出,即在道南瞬間炸裂。

因為這是一種突破行政區劃的全新發展理念,真的很大膽。誇張點說,這在全國範圍來說都沒有人敢這樣幹。

可這則公告發布的第二天,蘇省蘇市也釋出了類似的通告,即把轄區範圍內所有工業園區、高新園區、技術開發區聯合起來管理。這和潭江的發展理念是不謀而合的。

王成和葉浩當初的想法是:既然分散發展沒有戰鬥力,那我們就抱團發展,積少成多,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最關鍵的是,市委市政府對這些縣區委書記、縣長、分管領導採取考核評分制,如果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佈置的目標記五分;超額25%記十分;超額50%記20分;超額100%記50分;如此一來,極大的鼓舞了縣區領導的積極性,譚江的體制內一下子就活躍起來。

甚至比當初在安昌搞的招商積分制效果還猛。

這一切都在王成的意料之中。

這次,孫書記和聶歡也都沒有找王成和葉浩。他們都知道,這兩人正在潭江努力。

馬上,配套的相關政策都緊鑼密鼓的先行實施了。

王成和葉浩也在不斷的調研之中,他們所謂的調研,實際上就是檢查各板塊的融合成果。

而這時,相關部門已經把報告寫好了,即關於港口運輸的建設的報告。

王成看完後,馬上籤批透過,並拿著這份報告去了安昌。

榮主任已經在省發改委等著王成一行了。

這份報告實際上就是走程式的參照物,因為在這之前,大家都已經把合作框架簽好了,很多人都看不懂這一步,事實上也只有孫書記、聶歡、榮主任、王成和葉浩才明白這一步的真正含義。

這一次,他們是真的想把潭江打造成周圍幾個省份的最大的水運港。

這一步可以說膽子很大!王成和葉浩帶著潭江、省裡在賭!

這是場必勝的賭局。

因為譚江本身就是周邊幾個城市最大的水運港口碼頭,有這個發展基礎。現在潭江的水運港口碼頭吞吐量,已經在全世界排前三十五名了。周邊很多城市的水運裝置,都要在這中轉。

動作不僅如此,根據王成的邀請,全國旅遊協會調研組也將在過段時間來潭江調研,主要是指導潭江酒店餐飲方面的整合工作。

潭江的老百姓,這才見識到這兩位領導的真正能力!太激進、膽子太大了!當然,有一些市民憂心忡忡的說:“這一下邁這麼大步子,潭江會不會受不了呀?”

但大部分群眾都說:“潭江“閉關鎖國”了這麼久,確實應該激進一些了。”

王成這段時間,甚至在著重考慮著把陶然放到副市長的崗位上去。

在省發改委座談後,榮主任說,“你放心,這一次我們已經調動了充足的資金。前兩天,省裡面在下達各地市的財政補助時,就從350個億中拿出了30個億,準備給你們留著,與其說潭江是省裡的親兒子,不如說你和葉浩是省裡的親兒子。”

“當時我們說留26個億就夠了,結果常務表示,聶歡省長說了得給你30億,如果不夠再給你們想辦法。”

“當時聽到這句話,我除了震驚還是震驚,那真的是…”

榮主任沒有往下說,但王成和葉浩都明白接下來的那句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