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結果落定 (第1/2頁)

沒幾天,科研經費整頓的結果就已經出來了,情況很糟糕,當王成看到桌面上那1堆堆材料的時候,他竟然1時間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與此同時,數十位道南的權威教授和個別學校領導,寫信直達王成辦公室,意思是:科研活動和科研經費的管理不應該摻雜太多行政因素,這樣會影響科研效率,省裡面查詢科研經費、此舉是為“外行指導內行”,是絕對不被容許的,是對社會有害的。

看著這慷慨激昂的層次,王成差點給氣笑了,他把章金寶叫過來了。

“你這個副秘書長看看這些材料,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因為是直呈件,所以章金寶並沒有過問這些材料,因此直接放到了王成辦公桌。

作為分管教育的副省長,有1些學校領導和1些權威教授,是有直接上書王成的權利的。

章金寶看了以後,只是搖了搖頭,章金寶的年紀比王成大,在省政府工作這麼多年,也見過1些奇葩的言論和事兒,但這種言論、這種強加的邏輯關係!他真的還是第1次見。

“省長,這足以說明您前期整頓的方向是正確的,讓有些人害怕了,這段時間我也收到了很多情況反映,有個別人把科研經費當成自己的錢袋子:外出吃飯開票,就連買菸都要開票。這種風氣不制止和那些轉包多次的工程的情況有什麼兩樣呢?”

王成聽了後也沒有說話,只是問對方1句,“你配合著協管教育這麼多年了,你覺得教育行政化是好還是壞?”

對方半1句話。

他只說:“我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因為我沒有在領導職位,這些年只在做著我自己該做的事,對不起,這個問題我給不了您任何意見或建議。”

王成微笑著,他明白對方的意思。

問他這個問題也確實問錯了人,他哪怕知道也不會說,也不敢說。

“好了,你拿著這些信回去琢磨著怎麼回吧?我不想再看到他們的信,你琢磨琢磨…以我的名義回給他們。”

“好嘞,您放心吧,我來考慮考慮。”

這就是有1位老資格副秘書長的好處。

因為經歷的多,因為看的多,所以更能把握分寸,這段時間相處下來,王成有個想法:要不是章金寶同志到年齡了,還真的想繼續用他,他覺悟高,在體制內熬了這麼久,對1些問題,總能提出比較巧妙的解決辦法。

怎麼說呢?

省裡安排他給王成做副秘長,也有全域性性考量:王成比較激進,副秘書長比較保守,這樣能保持分管工作的平衡,等王成熟悉這攤子工作和業務之後,再由王成自己決定副秘書長的人選。

這個安排無疑是最合理、最合適的。

王成現今再想起這則安排,更感覺到省府主要領導的智慧。

孫書記和海明哥在這件事的安排上,可謂是良苦用心,給了王成很多保障。

會後,道南省的各大媒體立馬更新了1則動態,標題幾乎都是:“速看:道南省政府領導最新分工”。

在主流媒體的“適當”引導下,大家驚奇的發現:王成的分工領域多了1項“經濟發展”。

又在有目的的廣泛宣傳下,王成分管經濟發展的訊息傳遍了道南省的各個角落,很多人都說“王成就是到南省的“救火隊長”,每當道南出現什麼問題的時候,就得王成上”。

不過這也側面的說明,真正為老百姓做實事的領導幹部,老百姓是絕對信任的。

因為有了這些做鋪墊,所以剛剛浮躁起來的輿論,算是慢慢沉寂下來了。

有好些鬧著要搬離道南的企業,此刻也再沒有提過這些,或者在觀望中了。

可不要小瞧1個分管領導的變動,僅僅是幾個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